四月初八的风水()
今天是阴历四月初八,庚子年庚辰月癸卯日,是圣人扎堆降生的吉日。
阴历四月初八,是释迦世尊的圣诞,是道教尹喜真人圣诞,是天师葛祖圣诞。
葛天师是丹阳句容人,生于汉延熹七年甲辰四月初八,英姿振发,天才超轶,性识明茂,学通古今,与张道陵天师、许逊天师、萨守坚天师合称四大天师,居天机府。
尹喜真人,字文公,号文始先生,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澈,大度恢杰,不修俗礼,损身济物,不求闻达,公元前年,眼见天下将乱,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曾放老子西去,得道德经,称关尹子,道教尊为尹喜仙师。
四月初八春光淡
圣人扎堆赶圣诞
众生随缘求好运
世事烦恼得解脱
此中因果有人知
大雅正音尘不染
慈悲加持好布施
阴德好运驻人间
阴历四月初八生人,心性淡薄,与家人缘分薄,分别心小,乐天派,性情伶俐,处事圆满顺遂,安乐平顺,一切无忧,长寿之命,但是不要和佛祖圣诞有关联。
很多人问,四月初八的孩子,会不会喜欢出家啊。
老师回答,这个不会,普通人的命运,看八字还能看出端倪,如果想做一个厉害人物,那看八字就不管用了,就要看他的前世因果,还有家祖父母修的阴德,种下什么因,吃什么果,不要胡思乱想,这种大人物,至少一千年才出一个。
这一天降生了三个圣人,另外还是神童项橐的出生日,这个人名字读音叫xiàngtuó,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
这一天传说是花木兰的生日,也算是很神奇的,另外民间很多长寿老人,也是四月初八生日。
这一天出生的社会名人有任bi时、梅婷、张宇等人。
佛教的源起和流传,必自教主释迦牟尼佛说起。
释迦世尊之前,也有诸佛降世,但因时间过久,事迹湮没,一切无从查考。
释迦牟尼佛,又称释迦世尊,因为佛祖觉圆德备,出世三乘,世间六凡,无不共尊,所以共称世尊。
释迦世尊的父亲,是中印度迦毗罗国国主净饭大王,相当于现在的尼泊尔南部提罗拉问科特附近,是刹帝利族,母亲是天臂城的释种善觉长者之女摩耶夫人。
取父亲的迦毗罗国的迦字,取母亲来自天臂城释种善觉长者的释字,所以,释迦两个字,代表种族,相当于咱们汉族的意思,我们这边的出家人都姓释,是从东晋的大师道安提议开始的,从此,天下汉族僧尼,皆以释为姓。
释迦意思是强勇,牟尼为寂默之意,合起来是大英雄的意思,所以进每个寺院,只要有供奉释迦世尊的大殿,皆称作大雄宝殿,就是从此而来。
摩耶夫人温和贤淑,夫妇恩爱异常,但婚后多年不曾生育,使净饭王心中留下了一团阴影,直到摩耶夫人四十五岁的时候,夜梦一人乘六牙巨象扑向怀中,自左肋进入腹内,夫人大惊而醒,乃把梦境告诉净饭王,净饭王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未久时日,夫人怀孕的喜讯就传遍了王宫。
夫人怀孕期满,按照当时头生子要回娘家分娩的习俗,净饭王派了一千待从,护送夫人回娘家。
当途中经过迦毗罗城外的蓝毗尼园的时候,夫人一时兴起,便命侍从停车,她带着宫女入园赏玩,在园中她走到无忧树下,伸手想折树上的花蕊,忽然间惊动了胎气,太子由她右肋间降生下来。
释迦世尊出生时间,相当于我们这边的公元前年,圆寂于公元前年,高寿至80岁涅槃,与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同时代的人。
释迦世尊降生的时候,天上乐声鸣扬,华发飘坠,宇宙光明,万物欣豫,太子落地后,不扶而行,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自己说道,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这时地下随太子足迹所至涌出莲花,天空有二龙踊出,在虚空中口喷清泉,为太子沐浴。
这就是沐浴节的来历,所以四月初八的风俗,起床后要沐浴,才有好运,洗的越彻底,烦恼越少,越是香喷喷,财运越好。
因果经中说,在过去无量劫前,燃灯佛住世时,释迦世尊的前世叫善慧仙人,也皈依佛,并买得五茎莲华,供养佛积累了很多福报,于是燃灯佛为善慧仙人授记,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
经过若干劫后,到迦叶佛时,善慧菩萨功行圆满,命终往生住在兜率天,兜率天为欲界空居天的第二层,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为享福报的天人所居,内院为位登补处,是给即将继承佛位的菩萨居住的地方,善慧菩萨就往生在内院登补处,后来看到我们这一世的娑婆众生根性已熟,适合投胎成佛弘法,便下生人间,成就佛道。
太子出生的消息,传报到迦毗罗城的王宫中,净饭王闻知,立刻赶到蓝毗尼园,看见太子身现黄金色,三十二相,瑞应殊异,自然欢喜万分,回宫后就召请有名的婆罗门,为太子议立名字,众婆罗门共议结果,对净饭王说,由太子降生时的种种祥瑞看来,太子应名为悉达多才好,悉达多即是汉语吉祥的意思。
太子生后第七天,摩耶夫人命终,净饭王命夫人的妹妹,太子的姨母摩诃波提进宫扶养太子,她待太子如自己的亲子无异。
太子年龄渐长,净饭王请了名师令太子习文学和武艺等诸种学问,又请武术最精的羼提婆,教太子兵戎法式及各种武器,太子天资聪颖,对文学武技,皆自然通达,加以击技精擅,神力过人,可以说文武兼全,智勇悉备。
太子虽然勇武聪敏,但性情却喜沉思瞑想,有一次同父王郊游,看见田中的农人,赤体裸背,在烈日之下工作,老牛拖着犁不得休息,还被鞭打的皮破血流,又见田中被犁翻出的小虫蚯蚓,被鸟雀竟相啄食,惨痛万分,太子看到这一幅活生生的生存斗争图,心中感到无限的哀痛,就在阎浮树下,端坐沉思。
净饭王找到他,问他为何如此,他说:看见世间的众生,互相吞食,心中感到万分难过,所以坐在这里沉思。
净饭王劝慰了半天,才带他一同回去,净饭王想到了外界的种种预言,深怕太子厌世出家,便为他纳释种婆罗门摩诃那摩之女耶输陀罗为妃,并为他建筑了冬天用的暖殿,夏天用的凉殿,春秋用的中殿,殿中都用七宝装饰,究极奢华,又在圆里广造池台,栽时花果,并以五百采女,歌舞随侍,人间的娱乐,可以说应有尽有。
但这些声色之娱并不能使太子感到欢乐,相反的他更为人命苦短,忧思无量的问题苦恼。
此后太子就常为如何安身立命,求得解脱的问题沉闷苦恼,到了他十九岁的时候,他下了出家学道的决心,就在二月初八日的夜里,中夜起身,到妻子耶输陀罗的寝宫,对熟睡中的爱妃和娇儿罗喉罗,看了最后一眼,断然潜出宫门,唤醒他的仆人车匿,骑上骏马健陟,策马出城。
出了北门,回顾巍峨的宫城,他发誓言道:我若不能求得正觉,度脱众生于生死海中,誓不再回迦毗罗城。
从此,太子从十九岁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了十一年,毫无成就,最后身形消瘦的不像样子,差点饿死,最好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便独自到尼连禅河外十里之遥的一棵菩提树下,在一块大石上敷上了吉祥草,结跏趺坐,并发誓说,不成正觉,誓不起座。
太子以金刚不坏的勇气,追求大道,如此经过了四十八天,于十二月七日夜里,内心妄念的诸恶魔化身横来侵扰,太子现大威力,降伏魔军,然后即便入定,思惟真谛,得大解脱。
于初夜时,观见三世实相,洞见三世因果,获得无漏的正智,于第四十九日,十二月八日的早晨,明星出时,豁然大悟,证得一切种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太子已三十岁。
据经上记载,太子悟道的时候,大地震动,诸天云集,天华飘坠,天乐鸣空,赞颂释迦牟尼成就佛道。
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睹星悟道后,又在树下静坐了七天,观察思惟,探索弘传教理度化众生的方法,之后就由菩提树下动身,打算到麂野苑度化父亲派来的侍者憍陈如等五人,在途中接受了谛婆沙和跋利迦等诸商人的供养,并接受诸人所请,为其授皈依,这是世尊度化众生的开始,这些商人,也就成了佛门最早的在家居士优婆塞。
世尊到鹿野苑的时候,先前侍从太子的憍陈如、摩诃那摩、跋波、阿舍婆、跋陀罗五个人,以为世尊是修行不成功准备回家享福了,相互约定世尊到时,不起身问讯,真等到世尊到了身边时,五人都不觉起立敬礼,或为敷坐,或执衣钵,世尊就问道,你们已共约见我时不起立,现在又为何供我使役呢?
五人深感惭愧,就问世尊说:瞿昙,你的修道有进步吧。
世尊告诉五人说:你们怎能对无上之尊而称姓呢?虽然我心如空,无所分别,但你们这等骄慢,将招不善之报啊!
接着又告诉他们说:你们莫以小智轻量我道成与不成,我已舍弃苦乐,行于中道,内心寂定,远离生老病死苦患,得成了正觉。
五人闻知,欢喜踊跃,世尊知道五个人,皆已悔过就初转法轮,为他们说苦集灭道四圣谛的修行法门,令五人离垢证果,为佛弟子,后人称此五人为五比丘,这是世间有比丘的开始。
到这个时候,世间三宝,悉已具足,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释迦牟尼佛,法宝即四谛圣法,僧宝就是最初被度的五比丘。
世尊度化五比丘后,就暂时安居在麂野苑中,不久,喜欢修道的波罗奈国长者耶舍,和他的亲友五十人,都听说释迦世尊已经成佛,都来向世尊皈依,世尊又遣弟子赴四方弘化,他自己并亲到摩迦陀苦行林中,度化事火外道优楼频罗迦叶,那提迦叶,及伽耶迦叶三弟兄,他们三弟兄尚有弟子千人,同时皈依世尊,于是世尊的声教四被,远近尊扬。
世尊想到未成道时,频婆娑罗王曾说过,若成道时,愿先见度的约言,于是带领千余弟子,走向王舍城。
频婆娑罗王闻说世尊来到,欣喜万分,亲自迎接世尊到迦兰陀竹园中,听受经法,受持五戒,他并在竹园中建造寺宇供世尊居住,这就是僧伽最初有寺宇之始的竹林精舍。
后来在婆罗门中修道的舍利弗及大目犍连二人,带着一百弟子,都来皈依,这二人皈依后,世尊因他二人学识优越,对他二人特别重视,这就引起旧日弟子中有以为不平的,世尊因说四句偈道: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自此,僧团中渐渐有了戒律的制定。
后来我们学习到每一本佛经,都会提到这句话,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上面这些跟着世尊修行的人,就是这一千二百五十个佛弟子,叫常随众,相当于教授常年带的没有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
释迦世尊刚成佛的时候,第一批招收的学生,是古印度最厉害的精英,最难降伏的学生,就是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其中的舍利弗,在佛没有出来说法之前,他已经是很有名气的教授了,他作为教授,还带着一百个学生。
三迦叶兄弟,其中两人各有二百五十个学生,另一位有五百个,合起来一千个学生,他们也都是当时有影响的大学者。
目连尊者年龄,比佛大几岁,也在传教,他也有一百个徒弟,还有耶舍长者子,带着朋党五十个,所以佛祖有这六个徒弟,加上他们带领的学生,一起皈依佛,就变成了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众。
比丘,就是出家人,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乞士,乞士是一个好听的名辞,意思是讨饭的,不是讨一口饭吃的饭,是讨一个永远不生不灭的精神食粮,所以,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一切众生,称为成佛比丘。
比丘的道理,也含有破除一切烦恼,了一切生死,而能有所成就,能证果的意思。
从此,释迦世尊前后说法共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二千多年来度人无数,到现在包括你们在内,没有几百亿也差不多,到了世寿八十岁的时候,这时三藏教典已经尽备,即将涅盘。
这时诸大弟子都伤感无已,就推阿难向世尊请示四事,一、佛灭后依谁为师?二、依何安居?三、如何调伏恶性比丘?四、如何结集经典令人证信?
释迦世尊指示说:第一依戒为师,第二依四念处为安住,第三恶性比丘默摈,第四在经典前,冠以如是我闻四字,令人证信。
公元前年二月十五日中夜月圆时分,世尊右胁而卧,汩然入寂,大家看到的卧佛佛像,就是世尊涅槃时的情形。
世尊荼毗后的舍利,开始由摩揭陀等八国分别供养,后来散播全球,咱们国内大约有十几处塔寺,有世尊的舍利,以浙江阿育王寺头骨舍利、陕西法门寺指骨舍利、汶上宝相寺牙舍利最有名气,如果南京长干寺佛顶骨舍利面世,将会成为级别最高,最智慧的舍利子。
如果出门旅游时,有缘遇见有佛舍利的塔,一定要停下来右绕佛塔四十九圈,边绕塔,边念经,如果不会念经,可一直念南无释迦牟尼佛,可得大福气。
四月初八这一天,是这一年当中,各大寺院最重要的一天,相当隆重,相当于民间过大年初一,因为今年有规定,人群不能聚集,所以,大家都不能去寺院了,只好在家供养佛。
今天在家供养佛的正确仪轨,就是沐浴、吃素、做一件善事、念经、供养佛、能旺自己的财运。
四月初八洗浴,可洗掉灵魂的尘垢,有垢之身,不得清净,心有病,叫作心垢,这就是烦恼,身垢也好,心垢也好,原因都是我们所结的业,只有业消了,才可以清净,做事没有阻力,或者阻力减小。
所以这一天要浴佛,通过洗涤内心的烦恼,洗涤内心的尘垢,同证如来净法身。
洗浴后下一步就是供养佛,有财布施、法布施,身布施等多种供养,法供养就是念经,打跏趺坐,发菩提心,财布施有放生,捐助,也可以花供养,水供养等等,老师今年是火供养,已经提前请了大量纸钱,用专业的火筒,边烧纸钱,边念经,给大家回向,祝愿所有的华寨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事业兴隆,多多发财,南无释迦牟尼佛!
身供养就是身口意供养,就是升起尊重、赞叹、随喜之心,这是最好的供养。
如果有需要请四月初八念经的仪轨和经文,可以加老师
华寨德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angcaoa.com/gjls/4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