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窟
第6窟是一个中心塔柱式洞窟。窟形为平顶方形,平面呈回字状,其中心塔柱呈四方形。高大的塔柱直通窟顶,占据窟内大部分空间。塔高15米,分上下两层,下层约高10米,上层约高5米,比例匀称,一层重龛楣装饰,像高不超过5米。上下两层雕饰华丽,内容丰富,间不容隙。窟顶外围雕一周飞天,内设方格,雕三十三诸天仆乘。
此窟中心柱塔的本体,也是揉合了许多塔的形式混合而成。下层的四个面分成四个明显的独立区,而上层则混为一体,使塔的结构形成一种新式样。
云冈中心塔柱窟的共同处是:塔与壁皆独立于窟中央,上与顶相接,四面与窟室四壁平行间有通道,可绕塔礼佛,在佛教内容上又显示着四方佛土平等的意蕴,表达佛教空间观念的意向很浓。云冈这种形制出现,有接受西域与河西诸石窟影响的一面,也有它自身的一面,这种成果又对以后中国各地中心塔柱式洞窟产生较深的影响。
中心塔柱上层四角各雕一座九层楼阁式塔柱,每层雕成屋形,四面开宝,内雕三坐佛。每层四角雕一小万柱,第一层四角雕覆盖钵式小塔,极富装饰性。塔柱雕于须弥山上,由巨象承驮。中心塔柱顶部雕为宝盖式,四面设格,内雕鸟兽,下垂三角纹帐幕。中心塔柱四面佛龛内各雕一立佛,胁侍菩萨侍立于四角塔柱内侧。立佛高肉髻,面相丰圆,双耳垂肩,长眉秀目,慈蔼可亲。佛装宽大合体,右襟甩于左臂,下摆向外舒展,潇洒流畅。通身饰以舟形背卉光。四周雕火焰纹,内雕坐佛与飞天,精美华丽。佛直设计巧丽,雕琢精细,造型宏伟,气势辉煌。
塔的上层是四方佛像,皆为“褒衣博带”之盛装立像,雕刻非常精美。佛周围的华盖、门桅无一不精,辉映的整个洞窟富丽堂皇,无与伦比。
这个洞窟是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所凿。这也是一个为鲜卑皇室各代母后祈福的洞窟。
第六窟中的佛传故事
环绕于塔柱下层四周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整齐而连续携刻有三十三幅佛传故事浮雕。
《腋下诞生》
《腋下诞生》是这组佛传故事浮雕的头一幅。它刻在中心塔柱西面下层。这是一个优美动人的佛传故事传说。该浮雕构图简洁:背景是一棵菩提树,树下有四人,中部是摩耶夫人,她右臂高抬手牵树,一婴儿自腋下降生,左手弯曲平举,被身旁者所搀扶,右侧跪一人双手持天绍欲接婴儿,侧站立一人双手抱于胸前,一幅欢喜关切的神态,是为太子诞生。
《乘象归城》
在中心塔柱西面下层的佛龛右侧的中部雕一人,双手托婴儿乘坐于象背之上,大象威武健壮,步履稳健。其后一人持伞盖,其前二伎乐弹奏,迎请太子归城。
《仙人占相》
在中心塔柱西面下层的佛龛右侧有《仙人占相》。在屋形建筑之中,右侧二人跪请仙人为婴儿占相,左侧一长者半跏趺坐于束帛座上,高髻长须,瘦骨裸露,正认真观察婴儿的天相。
《太子回宫》
在中心塔柱北面下层,佛龛右侧雕有“太子回宫”。画面中部雕巨象稳步徐行,上乘太子,天衣飘动,含笑向前,表现了太子回宫途中一路游观的喜悦心情,其后为二侍者,一人持伞,一人随行。前面有两位伎乐,一吹横笛,一弹琵琶,是为太子回宫。
《太子竞射》东壁下层
太子十岁时,聪明智慧,无人能敌,其堂弟提婆达多与难陀,欲与太子比谁更勇健。即往后园,师授一小弓予太子,太子嫌这张弓的力量不大,即而执七张弓共发一箭,结果射穿七面铁鼓。数日后,太子三人再一次比试射艺,他们列金、银、铜、铁、石鼓各七枚以试其勇力,提婆达多、难陀各射中三枚金鼓。太子射时,一箭穿所有的鼓,箭头然后入地,泉水涌出,天下莫不叹服右侧主要部雕三人,高发客,圆头光,身略前倾,引弓力射。左侧雕三鼓,其下一兽,人立而行。上部雕二飞天,短衫长裙,相向飞舞,表现了太子竞射的热烈场面。
《宫中欢乐》东壁下层
太子十七岁时就想出家。他父亲为此很忧虑,遂急忙反对其意,并于宫中增加伎女以供他娱乐。可太子不接近她们。经常沉浸在真苦想思中。画面右上侧雕一屋,瓦垄、斗拱、叉手、立柱皆雕刻精细,内雕一人坐床榻之上。左侧雕二人相拥,下侧雕二人戏耍,其旁有二人观望,描绘了宫中嘻戏的情景。
《父王与太子》东壁下层
太子久居宫中,一日,闻伎女歌咏园林,花果茂盛,流泉清凉。遂向父亲提出要出游观赏。浮雕上侧雕顶帐幕形,内中一人,高宝冠,对领长衣,腰间束带,彩带飞扬,半砌而坐。其左一人,高发髻,圆头光,双手前拱,相对而跪。右侧也雕一人,饰圆形头光。画面表现了父子面谈的情景。
出四门
1、出游东门
太子请求出游,净饭王派随从一起同行,出城东门。城里的百姓
听说太子出城,男女老少都想瞧一瞧太子的模样,结果是观者如云这时,净居天化作一老人,白发纷乱、柱着拐杖,弯腰屈背,气力虚弱地出现在太子面前。太子从未见过这样老弱不堪的人,看着老人那马上就要倒下的虚弱样子,太子不由地心生苦恼,无意游观,即返车回宫,从此愁思不乐。
浮雕右侧雕出城门,太子短衫长裙,彩带飘舞,坐于鞍羁之上后面一位侍者手持伞盖,前一飞天曲身飞舞,左侧雕一老者,策杖而立,躬身应答,是为太子出东门。
2、出城南门
过了一些时候,太子又要出游。国王命太子所经过的道路,都要安排妥当,使之华丽。然后派人跟随太子。出城南门。此时净居天又化作病人出现在太子面前。太子看见一个身瘦腹大,喘息呻吟、面貌痿黄、由人搀扶着的病人,立在路旁。太子以慈悲之心,看见病人的这个样子,心中生出无限忧愁,遂无心游观,便返车回宫一
此浮雕右侧雕出城门,中部是太子坐于马上。左侧上方有一飞天。左侧下方雕一病者,双手各持一杖,侧身坐于束帛座上仰视太子,表现了太子出南门的情景。
3、出城西门
又过了一些时候,太子又要出游,国王安排整修道路、布置园林;并派太子的好友优陀夷随从,出游西门。太子一行刚出西门便遇见一家正在出殡。只见灵幡飘动,一家老小,嚎哭相送,太子看见死人,受到很大的刺激,心里非常难受。遂下令回宫。回宫后,太子心情郁闷,很久不能解脱,便时常陷入沉思中。
这幅浮雕非常形象生动。左侧上部雕二人,后者左手上扬,前者肩扛长幡,表情哀锄。下部为众人拾一逝者。
4、出城北门
不久,太子又一次要求出游。国王爱重太子,不忍违意,即命庄严园林,太子乘马,出城北门。当他们来到彼园时,太子下马,让侍卫离开,而他独自端坐思惟。这时,净居天化作比丘,手执锡杖,不到太子面前,为太子广说出家功德。后现神通力,腾空而去。太子大喜,决定修学是道。于是索马回宫。这年,太子十九岁。太子自己考虑正是出家之时。
《逾城出家》南壁下层
太子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终于决定离家出走。一日,忽然身放光明,照四天王宫,天王来到太子的住所。诸天神以其神力令卫传官属都昏睡,捧马甲足,腾空而出。
浮雕右下侧雕城门,左侧雕太子乘于马背之上,其下雕四人捧足,作飞跃状,自后一飞天持伞盖随从,画面上人物点据了大部分空间,与下侧城门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太子逾城出家,腾空而去的情景。
《山林苦修》
太子出家后,告别白马,往深山林中苦修,一路上寻师问道。苦修六年。浮雕的背景是茂密的山林和菩提树,右为苦行中的太子,树上有一只象征吉祥的鸟。浮雕的左下角是他死去而升天的母亲,前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angcaoa.com/gjls/4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