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又到年底了,新的一年又要来临了。二零一二年一月一日元旦,是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初八,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祖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作“佛成道节”。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古印度,佛陀降生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住兜率天内院,以因缘成熟,而降生于迦毗罗卫国,以国王净饭王为父,王后摩诃摩耶为母。
经典记载: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从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途经兰毗尼园,于无忧树下诞生太子悉达多。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七步,步步生莲,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两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此日即为浴佛日。
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后七天去世,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养育成人。太子天资聪颖,幼年就通达五明、四吠陀,并且相貌英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人能及。
17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虽然太子的贵族生活优裕而舒适,但因观察到社会贫富悬殊,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尤其有感于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求解脱的志愿与悲心。终于在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出家修道。
净饭王得知太子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陪伴他修行。出家后,太子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又来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尔后又跟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士修习禅定。然而都未能真正得到解脱。于是他又来到伽阇山苦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践苦行。经过六年,形体枯瘦,仍未见道。后来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离开苦乐二边的中道修行,于是舍弃无谓的苦行,走过尼连禅河,接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后,来到伽耶山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东向端身正坐,并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他在树下静坐49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彻见自己本来面目,止息一切妄想无明,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晨睹明星,正观缘起法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他为“佛陀”,圣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
释迦牟尼佛成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入佛知见,以无量的善巧方便开始了49年的弘法事业。
在49年的弘法生涯中,最初佛陀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盘经》共八年,这是大会式的宣讲,而对于个人各别的教化,不知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因材施教,点化迷萌,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改恶修善,得大解脱,乃至了悟无上菩提。如佛陀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分、五蕴、四禅等,五人听后当即皈依了佛陀,成为最初的佛弟子。
这次说法,佛教称为初转法轮。与此同时,度拜火教外道优楼频罗迦叶三兄弟,以及令外道领袖舍利弗、目犍连皈信佛教。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国王,及王妃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也有社会下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难陀、阿难陀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理发匠优波离、挑粪工尼提。总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
慈悲的佛陀对众生的爱护无微不至,所教化的对象,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信仰一律平等,使得归依的弟子日渐增多,于是便有了僧伽(僧团)。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憍陈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在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贤圣不肖的种种分别。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并向大家说明持戒的意义与功德。佛陀正是依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个人遵照戒律而行,过着法制的生活,僧团就是民主自治的象征,佛陀又规定每半月布萨诵戒一次,集合说戒,使诸比丘都能在清净戒法中长养善心,长行梵行。
佛陀在度生的过程中,也曾受到外道的迫害及种种灾难的折磨。根据《佛说兴起行经》记载,佛陀历经孙陀利谤佛、战遮女系盆诬陷、奢弥跋谤佛,以及被提婆达多掷石出血、被木枪刺脚、食马麦、受苦行、患头痛、患背痛、患骨节疼痛等十次灾难。其实佛陀的真身是法身,法身无有生灭。佛陀为了度众,才应现这些灾难,主要是为让众生明了业报不失,令生怖畏之心,不再留恋有为色身,而能断恶行善,获证永恒法身。
佛陀到了晚年,依然孜孜不倦地带着弟子四处行化传教,并指示弟子们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临入涅槃之际仍然不舍任何众生,接受余岁的外道须跋陀罗为最后的弟子。佛陀的即将入灭虽然另弟子们悲痛不已,但是诚如佛陀的教理所说,要佛陀永久住于世间,这有悖于法性和自然规则。佛陀是宇宙真理的示现者,不能违背法性。
佛陀开示弟子说如果你们不能依照我的教导而行,即使我活了千万年,于汝何用?如果你们能依教奉行,一如我永久住世。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它。你们要精进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
佛陀明示弟子不要伤心,因为天地万物有生就会有死,聚合必然有别离,这是无常真理的定律。佛陀最后针对阿难所提出的四个关键问题,开示弟子们,在佛入灭后,要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以默摈置之调伏恶人。在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并再次叮咛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悟处、说法处、涅槃处。最要紧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佛祖在《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记载:「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我们学习佛祖生平事迹,我们要知道,佛陀来到世间就是做一件事,就是带领我们出离六道。去成就佛果,这是佛来到世间唯一目的。
在《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边曾经说:“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於时有佛,出现於世,名观世音。我於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叁摩地。初於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我们过去和大家学习过这一段了,当时学习呢,我们只是作为了解。现在呢,我们有一些精进修行的同修,逐渐地深入下来了。我们再学习《观世音菩萨耳根通圆通章》,我们觉得很亲切,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同修,慢慢的和经文里边讲的修行过程,慢慢就合一了,一致了,有感觉了,所以我们精进修行的同修可以学习学习这一段,看看我们现在走到哪个阶段了。观世音菩萨在初地,同样也需要以佛为师,由佛告诉她应该如何修,修什么法门。那么观世音菩萨依佛教诲,按照佛指示的修行道路,逐渐地去自修。一定要记住:首先一条我们必须自修,自己成就,自已用功,所有佛菩萨都是这样的。修行的过程往往很苦,有的时候很孤独,很寂寞,中间的过程,有的时候要进一进,有的时候要退一退。但是我们的心要坚定。修到什么时候,我们就有了快乐了呢?修到生灭寂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当我们修到忽然超越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
二三千年过去了,现在的我们依然处于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八苦之中。现在的我们,生活好了,烦恼多了,物质丰富了,压力大了,贪嗔痴充满了我们的心,社会的种种现象,都充满了贪嗔痴的毒素。癌症、白血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各种精神疾病很普遍,自然灾害很频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我们上仰佛菩萨的慈力,仔细观察众生的痛苦,仔细聆听众生的呼唤,我们发现现在的人群迫切需要佛的救度。
当今世界,人们缺乏因果观念,广造恶业,广泛地杀、吃动物,这些累生累世被害动物的怨灵,执着地附着在人们的身上,伺机报仇,不肯离去。由于这些怨灵充满仇恨,形成的磁场充满了破坏力,在人体中造成障碍,形成了各种当今世界无法解决的病症,由于世界范围内广泛的杀业,导致了各种顽疾大量爆发,普遍存在,难以根除。
我们依据佛理,告诉大家因果原理是最为重要的基础,人的身口意必须遵守佛制定的五戒十善的原则,不能造作五逆十恶的罪业。我们依据佛理,认为末法时期唯有念佛得度。所以我们提倡吃素,诵《地藏经》,忏悔,放生,行善,念佛的方法。这个方法重视守戒,重视念佛,在持戒中念佛,在念佛中持戒。这个方法依五戒十善为基础,以消除业障为重点,以西方净土为归宿。
我们采用打七的传统佛教方式,在七天中集中做功课,集中学习,集中忏悔。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佛教价值观和世界观。
大家学佛的目的,是从佛教里汲取正确的观念,汲取佛的力量,帮我们正确的方向,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最终为我们服务。通过四年多努力,我们建立了系统的教学体系,将我们佛法和我们人密切地结合起来了。我们大家从佛法那里得到了实益,所有的人群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佛法那里找到了自己的所需。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会继续推动这些实践,将佛法继续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继续用佛法改造社会的种种,剔除其中贪嗔痴的毒素,加入五戒十善的原则,这是个长期久远的努力。
在四年多的历程中,大家一起坚持功课,一起坚持学习,一起坚持行善、实践、收获、付出,一同成长。我们共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家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调柔、谦恭、宽容、随缘、清静、平等、老实、真干的务实道风。
在新年到来之际,向所有义工,包括道场义工、网络义工,向所有同修,所有热心支持我们的人士,表达由衷的感谢!是我们大家一起开辟了这块无垢无染的学佛天地,是我们大家一起支撑起了这片真诚清静的人间净土!祝大家在佛力加持下,真正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业顺利!不断地进步!
我们走过了四年多的历程了。我们很多同修经历了精进功课,坚持学习的阶段了,身心逐渐成熟了,大家应该发菩提心了。所以,我们现在为大家建立了各种实践的平台。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将自己修到的,学到的佛法和各种具体的事情结合,磨练自己,成就自己,同时为众生服务。
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我们要秉持佛菩萨的教诲,在将来长久的实践中,去掉我执我见,逐渐圆满我们提倡地现代学佛人应该具备的八方面能力:正见解,精进修,菩提心,空性见,观察力,菩萨行,发真愿,道解脱。
阿弥陀佛在因地上用五劫的时间观察各种佛世界,发出四十八大愿建立极乐世界。他发出大愿以后,按照《大乘无量寿佛经》记载:“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旃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随所生处。色相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阿难闻佛所说。白世尊言。法藏菩萨成菩提者。为是过去佛耶。未来佛耶。为今现在他方世界耶。
世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我们学习了观世音菩萨教诲我们的如何发菩提心,如何行菩萨道。我们学习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发出大愿以后,如何成就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些都是我们发菩提心以后,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具足的。我们同修如果在修行的过程中,在做义工的同时,在实践的中间,遇到了种种的疑惑,应该以这些佛菩萨们,他们当年行菩萨道时所秉持的理念为榜样,我们就不会偏差,就不会出错。按照佛菩萨这样修,慢慢我们也能圆满。我们现在发出菩提心,现在同样做利益众生的事情,积累的福德、功德、力量,都会积累起来的,将来成为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成为将来我们成佛度生的庄严佛土。
过去佛经有句话,叫“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同样,我们通过修行,逐渐发菩提心以后,我们行善,服务众生,所做的一切,点点滴滴,也会随着我们而去的,会积累起来的。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身体,我们现在所做的种种事相,做的种种的度众生的行为,这些是有为法,将来也会坏灭的。但是我们在这些事相中间所做的一切力量,所行的菩萨行,所积累的福德,这些不会消失的,会随着我们的离开而带走的,这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只要是为众生服务,在各种平台上所做的一切,都不会白做的,都会凝聚起来的,形成一种力量,我们所做的一切,福不唐捐!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们现在提倡坚持功课,坚持学习,坚持行善实践。让我们以普贤菩萨为榜样,坚持功课,无有穷尽;坚持学习,无有间断;坚持行善实践,无有疲厌。永远地把功课、学习和行善实践进行下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圆满地、不断地,获得进步,获得提高,逐渐地深入佛法。
普贤菩萨说:“是日已过,命已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大众,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我们同修在YY上做了“迎新年报佛恩”活动,在元旦的几天里,我们YY房间做拜忏,诵经,念佛的共修突破。大家在照顾好家人、在处理好各种事务的情况下,可以参加。在佛光中,在各地同修的相伴下,愉快地度过新年元旦假期!谢谢大家!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单位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