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吉祥草 > 吉祥草各家论述 > 正文 > 正文

据说这两座山相聚时,这位因吉祥草而往生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7 10:26:23

该图片由Walkerssk

在Pixabay上发布

他屏住呼吸,站在国王的身侧。

既要小心不被国王察觉,又不能离得太远,

同时还要想办法在药效过去之前逃离这个地方。

四处都是挥舞着刀剑的士兵,由于看不到要砍杀的对象,他们只能对着空气乱舞,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地方。

很快,他的三个朋友都倒下了,原型尚未显现,气息已绝,他眼睁睁看着伙伴们血流成河,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他开始后悔当初同意大家的提议,不应该涂着隐身药到王宫里寻欢作乐,如今三个伙伴已死,自己性命堪忧,有几次士兵差点要碰到自己,要不是他反应机敏,下一个倒下的就是自己。

在近乎绝望的时刻,他突然想曾在佛经里读到的一句话:“欲为苦本,众祸之根”。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佛陀这句话的意思,当下立誓:若我得脱,当诣沙门求出家法!刚刚提到的这位青年,其实就是被印度佛教史誉为“第二释迦”的龙树菩萨。而今天正是龙树菩萨的圣诞日(农历七月二十四),借着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龙树菩萨的事迹。龙树菩萨自幼聪慧非凡,过目不忘的本领对他来说连小儿科都算不上,顶多算是“婴儿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龙树菩萨还在襁褓之中时,只是听闻别人读诵一遍“四韦陀典各四万偈,偈有四十二字。”(换算下来大概有万字),立刻就能记住所有的内容,不但倒背如流,还明白其中的意思。这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轰动。龙树菩萨从小阅览群书,天文地理无一不涉,等到他二十岁的时候,更是不得了,按照鸠摩罗什在《龙树菩萨转》里的说法,是:“弱冠驰名独步诸国。世学艺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练。”很快他就对世间一切学术都感到厌倦了。在这个过程中,他又认识了三位学识超群的朋友。有一次,龙树菩萨和三个朋友说到,天下的学术都被我们学完了,感觉也没什么意思,不如我们去寻访民间隐身术,借此到王宫里寻欢作乐吧!大家都同意了。于是他们便从民间术士那里寻来了隐身药,多次跑到王宫中嬉戏。天长日久,一些宫女竟因此怀孕了。国王得知后大发雷霆,为了惩戒这些胆大包天的人,大臣们想出一个计谋:在宫殿门口撒上细土,一旦发现脚印就立刻关上大门,让士兵对着空气砍杀。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讲述的那一幕。尽管四个年轻人获得了隐身的本领,但他们并非刀枪不入。很快龙树菩萨的三个朋友就命丧当场。由于士兵持兵器不可靠近国王,龙树菩萨就一直躲在国王身边,才得以躲过一劫。此情此景让他升起了强烈的出离之心,于是发愿,假如能够逃过此劫,一定会出家修行。好在龙树菩萨真的安全逃离了王宫,而他也没有食言,立刻剃度成为了一位沙门。实际上,为了等龙树菩萨出世,阎浮提的众生们已经整整等了年了。早在世尊住世时,就预言过龙树菩萨的出生:“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见《入楞伽经》第八卷)最初龙树菩萨并不叫龙树,根据鸠摩罗什大师的说法,他的母亲是在一棵名叫“阿周陀那”的树下生下了他,所以在成道之前,龙树菩萨以“阿周陀那”为字。而之所以在字前面加个龙,则是因为他的成道和龙族有很大的关系。龙树菩萨出家不久后,九十天里就读完了小乘佛法的经律论三藏。但他还没有读够,于是到处寻访佛教经典,最终把世间能找到的一切佛经都读完了。顺便还把路上遇到的外道论师辩得哑口无言。龙树菩萨的心里升起了骄慢,觉得:“哎,佛法虽然义理深奥,但也不是不能穷尽嘛。”于是,他竟然想自己创立一个宗教,连这个宗教的戒律和服装都设计好了。眼看他越走越远,即将捅出一个大篓子,一直在暗中观察他的大龙菩萨终于看不下去了。于是将他邀请到龙宫,看看龙族们护持、秘藏的佛典,要知道,这些经典可都是世间没有的!这一去又是九十天.....龙树菩萨在龙宫中看过的经文数量,是他在世间读过的经文总数十倍以上,然而龙宫中的经文还很多。最后他不得不承认,佛法博大精深,过去的自己是一只井底之蛙,从此他打消了自立门户的想法,虔诚皈依佛门,带着大龙菩萨送他的一箱经典,离开了龙宫。这一箱从龙宫中请出的经文,里面包含了被誉为“经中之海”的《华严经》《十万颂般若经》等。在龙树菩萨的时代,佛教被分成了十八个部派,称为枝末部派。当年佛陀住世时,面对不同众生,不同的根器乃至不同的场合会分别作出最适合的开示,所谓“应机说法”。这原本是为了方便众生领悟。但是由于学生们尚未证悟,所以理解上有所偏差。所以大概在佛陀涅槃上百年后,佛教衍化成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为根本二部。越到后面,修习方式开始变得杂沓不堪。为了帮助一切有情众生获得究竟的利益,龙树菩萨将自己所获得的法教整理成完整的系统,确立了大乘体系。根据《印度佛教史》记载,从龙宫取出经文之后,龙树菩萨曾在历史上第一座佛学院——那烂陀寺担任主持,并带领整个寺院达到了至极辉煌。在古印度,宗教学者之间经常进行辩论,一般来说,输了的一方要皈依另一方的宗教。有一次,当时负有盛名的婆罗门马鸣到那烂陀寺发起挑战,寺内许多僧众都辩论不过他。无奈之下,于是大家请龙树菩萨的学生提婆前去应战。为了帮助学生提婆赢得这场辩论,龙树菩萨亲自“陪练”辩经。要知道龙树菩萨幼年时期便遍读一切婆罗门经典,对其教义十分了解,在陪练过程中,提婆甚至差点以为自己的老师是一位婆罗门!最后,在龙树菩萨的帮助下,提婆三次完胜马鸣,马鸣一看情况不妙,他可不想皈依佛门,于是利用神通逃跑,结果还是被捉住了。不知道是哪位菩萨出的一个妙主意,将马鸣关进了那烂陀寺的图书馆里。时间一长,马鸣开始翻阅图书馆中的佛经,在了解到佛陀一生的事迹后,受到极大震撼,写下了《佛所行赞》,从此皈依佛门,后来也成为了佛教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被禅宗尊为天竺第十二祖。龙树菩萨住世年期间,亲自教化或间接度化的众生无数,其中不乏像提婆菩萨、马鸣菩萨这样的大成就者。除此之外,他造论之多世所罕见,故被誉为“千部论师”。他的学说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介绍到中国后产生空前影响,被后来的中国大乘八宗奉为“八宗共祖”。据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因为龙树菩萨度化众生无数,他的丰功伟绩让魔王波旬怒火中烧,无法忍耐,于是波旬投生为乐行国王的儿子——具力太子,意欲害大师性命。当时乐行国国王信奉佛法,全心全意护持龙树菩萨,与龙树菩萨成就了等寿金丹术。具力太子想要登上王位,只能等父王死去,而龙树菩萨不死,他则永远没有希望。王后为了不让儿子伤心欲绝,于是出了一招:“龙树菩萨是一位安住于广大菩萨行境界的菩萨,如果你向他索要头颅,他必定会慨然施与的。你的父王也会因此命终,你就可以稳坐王位了。”具力太子欣喜若狂,真的去向龙树菩萨索取头颅,龙树菩萨思维世尊在因地时,也曾行持过布施头颅等菩萨难行。自己也应当如此追循佛陀的足迹,继承佛陀的事业。为了慑服魔王波旬,为了利益后代众生,为了诸大佛子能生起勇气,于是他答应了太子的要求。然而,当太子挥起利剑,一次两次三次.....无论他砍了多少次,龙树菩萨始终毫发无损。龙树菩萨告诉目瞪口呆的太子,我于无量劫前已经清净了刀兵业力,任何武器都伤害不了我。不过,我曾经在割吉祥草时误杀过一只虫子,以此业力,你可以用吉祥草取我头颅。这话在人类的思维里似乎完全不可信,但具力太子还是决定试一试。当青草划过龙树菩萨的脖子,圣者的头颅果然掉了下来,顿时殷红的鲜血化为白色的乳汁,龙树菩萨的头颅吟出了振聋发聩的一段自白:“我今往生极乐刹,将来亦入此身体!”为了防止龙树菩萨复活,具力太子急忙命人将头颅和身体,分别扔去相隔数十里的荒野。没想到当龙树菩萨的头颅和身体与大地接触的一刹那,竟然全部化为顽石,形成南印度大地上两座巍峨的高山。更神奇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两座高山没有一点风化,反而二者之间的距离在一步步缩短。传说待到两山相触时,龙树菩萨会再度回到人间,为无量众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龙树菩萨的一生的事迹大概讲述完了。想不到龙树菩萨在成就之前也曾经有过一段迷惑的时光,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然而他用自己的经历为所有众生证明了,不管我们过去的情况如何,只要升起了向往解脱的信心,路就在脚下。最后,借用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的“难易二道判”作为结尾,与大家共勉:“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值此殊胜日,普请大家广行善法,回向一切众生,以此方式纪念、感恩大圣龙树菩萨!征稿启事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鹿苑精舍”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亦可真诚发露忏悔。投稿邮箱:

qq.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angcaoa.com/gjls/42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吉祥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