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南国文学
审核
孟丽华
编辑
曾庆忠
图片
网络
林芝的春天
作者
程咏
行走西藏多年,有人问我最喜欢西藏的什么地方,我尽管沉默了好久,也没有回答出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走过的雪域高原每一个地方,都会永远铭记在我的心底。无论一生来与不来,我的玛尼石永远留在那里。那里有我的朋友,我的藏獒,我的帐篷,还有我的宿命。如果真的让我选择生活在西藏,我倒是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就是在林芝。美丽而富饶的林芝,只要来过一次,它便会成为你睡梦里最好的背景。当你站在珠穆朗玛峰下,感叹自然万物奇妙超绝的时候,在林芝你也会惊叹人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缤纷世界,桃源美景。林芝地处藏东,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由西向东地平行伸展,环抱着这块神奇而多姿的山地。与喜马拉雅山伴随千里的奔腾大河雅鲁藏布江和帕龙藏布江、尼洋河等多条河流又塑造和孕育了林芝的富饶和美丽。这里平均海拔三千米左右,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既有江南春天的桃李芬芳,油菜花开,也有太行山区万山红遍,野果飘香的秋景。即使是最炎热的夏季,这里也是烟雨蒙蒙,清风习习。倒是这里的冬天,山上白雪皑皑,山间花树长青,山下炊烟袅袅,别有一番玲珑剔透的处境。所以,那些把藏区一贯看做高寒雪域,荒芜贫瘠,不适宜人类生活和居住的观念,只有走进林芝的世界,就会彻底抛弃。因为没有人不为这里如同瑞士、奥地利那样的高山之国,既有河山壮美、林木的葱郁,又有花树的挺秀,溪水的妩媚,还有那一幢幢掩映在花红柳绿间,独具特色的藏式小楼而陶醉。用物华天宝来形容林芝还是很恰当的,因为这里物产丰富,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特别适宜人类生活和居住。从高寒地带生长的雪莲花、格桑花,到亚热带地区盛产的棕榈、橄榄,乃至芭蕉、香蕉、柑橘、柠檬、樱桃等水果,各类蘑菇、木耳、竹笋等山珍,花椒、八角、香叶、桂皮等香料,贝母、草乌、天麻、三七、七叶一枝花、冬虫夏草、石斛、南酸枣、钩藤、延龄草、黑节草等名贵药材,应有尽有。林芝,藏语是太阳宝座的意思。确实是这样,位于西藏东部的林芝,是整个藏区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著名的景观大道国道,也就是川藏公路,成东西走向穿越整个林芝地区。当年大唐的文成公主,从长安一路风尘仆仆,风雨兼程,穿越雪域冰原。当她踏上林芝风光秀丽的土地时,被满眼的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所吸引,为翩翩飞舞的蝴蝶而陶醉。这里无边的鸟语花香,无尽的富饶美丽,让她好像就行走在盛世繁华的家乡小路。林芝吸引游客的不仅有无边的风景,还有门巴族和珞巴族的文化。中国最后一个通行公路的县城,就是墨脱。这里居住着鲜为人知的门巴人和珞巴人,他们是最后的隐秘莲花圣境部落。他们曾经与世隔绝,却是藏传佛教中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的朋友多吉是巴松措人,是在很多年前,我第一次走川藏公路到拉萨,路过林芝而结识的朋友。当时他是我们包车的司机兼向导,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米堆冰川、色季拉山、南迦巴瓦峰,到错高湖、苯日神山、布久喇嘛岭寺、错宗工巴寺,一共在一起十多天,结下了生死与共,患难相知的深厚友谊。以后的十多年中,我每次到西藏,都要到他的家去探望。他有一个让我羡慕的很多人口的大家庭,老老少少四辈人将近五十口,共同生活在一座百年历史的大宅子里。如今的多吉,早已不是在巴松措的结巴村,开办家庭小旅馆的那个毛头小子。他的事业已经进入了林芝的首善之区八一镇,造起了一座非常漂亮的四层改良藏式楼房的饭店。据说里面豪华的可以吃着价值不菲的松茸炖老母鸡,窖藏二十年的青稞酒,坐在马桶上欣赏比日神山的风光。只是三年以来我还没有再去过西藏,也就无法享受多吉在电话里给我吹嘘的天花乱坠的场景。好在,今年的春季,我被裹挟进一个以嫣然为首领的中老年自驾车队,再一次踏入西藏。看来,多吉的心愿我会替他完成了。不知道,他的那个园林式的酒店,是不是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一、滇藏公路从内地进入西藏,大概只有三条主要的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一般自驾入藏旅游的都会选择川藏公路,也就是著名的国道。相对来说,川藏公路好走,沿途城镇较多。滇藏公路,我还是在十几年前走过,当时选择的是最佳行车季节的秋季,虽然一路风光无限,但是谷深路窄,崎岖盘旋,很是锻炼车技和胆识。除非行车走遍大江南北的老司机,一般的水平只有坐车的份了。这次进藏,我依然还是坐在第一辆指挥车的领航员位置,驾驶员自然是嫣然和郗怡。本来,花月是准备要来的,但是毕竟是国之瑰宝,地位隆高,身不由己。所以,郗怡一下篡权成了,这次行动的副总指挥员。因为我的驾驶水平在江南水乡一带转悠还蛮可以,但也经常是小有意外。如果真的放在雪域高原这样的天险征途中,我虽然对自己水平不表示怀疑,但是嫣然和花月却从来都是大有怀疑。以前的每次进藏,也一贯都是保持有限度的使用和放手,随时准备着让我在副驾驶上惬意悠闲地看风景。我也会经常开开比如标准达到一级的公路,虽然也是迂回逶迤在崇山峻岭之中,毕竟是柏油马路,难度不大。郗怡的驾驶技术还是我手把手教的,当时是开着最早的国产车锻炼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三天两头都要向我汇报战绩。昨天碰了谁,今天又磕了哪。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郗怡鸟枪也换了大炮,从手动挡的国产车,一下子跃进到了七位数字原装进口重型越野车。更没想到的是随着这些年南来北往的开车跑,驾驶水平竟然与时俱进的飞越了。不仅可以独自一人开车翻阅天山,竟然还经常到上海的F1赛道上发飙。于是,现在的形式,我就是想过瘾,就连郗怡也通不过,说我早已到了该退出车坛,居隐山林的年龄,在副驾驶的位置发挥余热也是难能可贵的。嫣然十次驾车进藏的战绩,在我们这支有十二辆越野车,二十九个人的庞大队伍中,竟然还不是排在前三名的。因江湖上大名鼎鼎的溜溜索,开车进藏次数竟然是嫣然的二倍还多。众望所归的是应该溜溜索的车走在最荣耀的第一名,但是作为总指挥的嫣然不论是江湖地位,还是闺蜜等级排列顺序,都是溜溜索望尘莫及的。所以嫣然就公然欺世盗名,成为尖兵车驾驶员,挂上了那面在江湖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江南文化社的龙凤旗帜。我们选择的集合点是昆明,我们从杭州过来的三台车风尘仆仆驶入世博园广场的时候,那里早已等候多时的此次行程的车友们,很是给面子的热烈鼓掌欢迎总指挥嫣然的荣抵,出人意料的是这里面有五个老外,其中两个是金发碧眼的女士。我看了停放在一排的各式制造厂家的越野车的牌照,有来自粤闽滇川湘苏沪,竟然还有来自新疆和内蒙古的。他们的舍近求远,绕了大半个中国跑到滇藏公路来,看来都是冲着嫣然和郗怡的名号来的。果然,经过一番寒暄,不是嫣然和花月的同学校友,就是闺蜜挚友。都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生活富足。孩子也上大学了,家里房子好几套,股票套了也当交学费了,买了好车也没出过远门。最主要的是什么都有了,也有病了;什么也不缺了,就是缺了精气神了。身体开始不好了,心情开始郁闷了,两口子特闲在家里有事没事开始要犯更年期了。还有一点,就是人到四十不惑,好像一下就想开了,忽然明白人生的意思和价值了,也就特别的不想再进取了。当然也有溜溜索这样的环境和生态的科学家,就是喜欢到处游山玩水,趁着工作的借口,为了满足自己走遍中国的私欲。嫣然的朋友遍天下,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豪杰,我和郗怡、溜溜索几乎都不认识。因为是我常年异国他乡,而郗怡的圈子只限在江南地域,而且还是文化范畴之内的。溜溜索虽然是花月的闺蜜,一般也只能参加这样的户外探险旅游活动。她是闲了喜欢呆在家里就不想出门,出门就不想回家的主。滇藏公路,从云南景洪到青藏交界的多普玛,全程二千公里。我们由富春江叟起了一卦,决定明天休息,在第三天的吉日早晨六点六分六秒出发。其实,大家都不信邪,但是去的目的地可是充满了神秘邪性的地方,所以这样装模作样的弄一下,也是为了图个吉利。从昆明到大理是高速公路,因为速度太快,嫣然和郗怡说我老眼昏花,便让我副驾驶上看风景。嫣然则不释手的举着电台跟后面的朋友们热火朝天的聊,都是二十多年的好朋友,有的好多年未见,相逢一两天话哪够说的。昨天,大家窝在宾馆里一天,就是没完没了的说话和笑。那两个女老外,是嫣然在巴黎客座教授的时候,亦徒亦友,现在也常驻中国,就是因为喜欢中国的文化。晚上嫣然捂着腮帮子说累坏了,对着镜子可劲找看看是不是笑出了鱼尾纹。其实,我倒是不特别喜欢驾车乐趣,却很是中意副驾驶看风景的惬意。轻轻松松不紧张,说说笑笑很快乐。倒是开着车,就算路过好风景,也不敢多瞅一眼。那根紧张的弦要一直绷着,在中国的路面敢开车,据说都是最好的司机,连老外都赞不绝口。对于自驾游来说,首选的应该是川藏公路,因为这条路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旅行者的审美和探险需求。一路上的美妙和神奇,会让你的心随着风景而感动,就算是情感默然的人也会丰富的让自己有点疯疯癫癫。但是,穿越滇藏公路,却有着另外的一种感受。那就是当你走进风景如画的山水之间,你还必须要经受得住风景对你的考验。每一来自风景的美妙冲击,都会立刻伴随着的胆战心惊。滇藏公路国道,昆明到大理的不到三百公里几乎没有难度,而大理到德钦的五百五十公里,对于自驾高手来说,也就是轻级别难度,算是热身。只有进入到迪庆州的金沙江峡谷一带,才能让我们的车队不时缓缓而行。为了走好进藏之后的路程,我们决定在德钦住宿,并且休息一天。所以从昆明出发以后,我们的车队几乎是车轮滚滚,一路向北,没有过多的休息。就是这样,浩浩荡荡进入德钦县城,也已经是月上柳梢头的时候。睡上一宿,第二天我们便做鸟兽散,随便在城里城外转转。我和郗怡、溜溜索去了卡格博宫、梅里雪山观景台、飞来寺国家森林公园。嫣然则陪着几个老外,跑到一个叫古松的镇里,体验民族风情去了。这是郗怡第三次进藏,也是第一次自驾,以前都是坐飞机,所以特别的兴奋,不知疲倦地拉着我们爬上爬下,端着大炮筒的照相机狂按着快门。看着娴静温柔的有些弱不禁风的郗怡疯疯癫癫,我和溜溜索都怕她兴奋得过了头。从德钦到盐井的路,曾经是过去著名的茶马古道,才算是迎来中级别的考验。这一段是三江并流的区域,蜿蜒穿行在金沙江峡谷,虽然谷不深路不险,但是绵延无尽的逶迤山路,会让你陷入几乎不能自拔的眩晕。有时候,竟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脑子好像忽然短路,肢体的协调性也出现了问题。这是高原反应的作用,当然也是一种视觉疲劳和精神紧张造成的现象。这时候,最好要停下车,走出车外,散散步,活动活动筋骨,放松心情。待到神清气爽的时候,再慢慢前行。好在嫣然有着超出一般女司机的能耐,十次自驾进藏的记录可是辉煌不假。郗怡在路况好一些的时候,便跃跃欲试接替嫣然,别说郗怡的技术应该是不遑多让于我。进入金沙江峡谷,其实已经是走进了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世界地质奇观。著名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受到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和大陆板块的挤压,在这里形成了无数高山深谷。于是出现了三条大江自北向南并流一百七十多公里的地质奇观,其中金沙江和澜沧江最近直线距离66公里,怒江和澜沧江更是只有19公里,只是隔着一道大山。进入澜沧江峡谷,便算是出了云南,踏上了藏地。澜沧江上的吊桥比我以前走的时候,要陈旧了许多。还好有交通限制,只能一辆车单行而过。芒康是国道和国道的交汇处,芒康到竹卡是整个滇藏公路最不好走的,可以说步步危险,极是考验车技。嫣然说这条路要是走过了,天下无路矣。于是,郗怡便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个重任,虽然嫣然提心吊胆,但是郗怡竟然毫无差错地带领整个车队顺利地抵达邦达。因为我们不赶路,所以五百公里的山路,我们慢慢悠悠开了将近十个小时。这是溜溜索第一次和嫣然进藏,没想到竟然如此的顺利。于是,溜溜索不仅服气嫣然的道德文章,也开始钦佩嫣然的胆识,也再也不敢以藏地专家的身份自居了。虽然我是挂着领航员的名分,其实所有的路线图都是嫣然制定的。而且嫣然这回选择春天到林芝,就是为了看林芝的春天。也是为她的《祖国的春天》画集,描绘出重量级的一笔。这个画集里选出的是祖国壮丽和优美江山中最美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百个地方的春天。这次林芝的采风,便是要做最后的冲刺。毕竟这件事已经拖了五年,不仅让嫣然感到有些煎熬,也让江湖人士很焦急。邦达的晚上有些春寒料峭,还好喝着酒吃着羊肉,还有几个老外助兴的歌舞表演。因为大家相处三天了,所以彼此之间都熟悉了些,所以也就放肆了一些,这就便喝出味道来了,这话也聊出趣味来了。尤其是嫣然亦徒亦友的两个金发碧眼的女老外,一个是拉脱维亚的,一个是冰岛的,不仅块头大,而且喝酒也厉害,更想不到的是,还会唱京剧。我惊奇郗怡这样的江南女子,竟然也能够大块朵颐起手抓羊肉这样的豪放吃食,而且胃口很好。我认识她的时候,总觉得婉约的有些娇气。干什么都是讲究得有些过分,尤其是对待吃喝之上,几乎到了唯美的状态。大约也是中年以后,出的江南水乡这样的小圈子,路走的多了,人的眼界也宽了。溜溜索还是一贯地大大咧咧,完全一副女侠风范。喝起酒来霸气,吃起肉来雄健,说起话来豪爽。富春江叟和老渔翁,虽然都是江南人,却有着北方人豪气,这也是能够跟花月成为二十多年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几乎走遍了东南山水,倒是进藏还是第一合作。他们两个人此行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拍摄壮观而美丽的南迦巴瓦峰。没想到二天以后,在鲁朗至林芝路上的色季拉山口,这个愿望便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满足。邦达之后便是走上国道,大约四个小时以后,将近中午时分,便到达了然乌。然乌地处帕龙藏布江的发源地,这里雪山环绕,湖泊众多。海拔米的地方,到处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郗怡发现了第一支盛开的桃花,它含羞带俏地亭亭玉立在然乌湖畔,粉面晕染的娇美,让嫣然第一个冲了过去,喜爱不够地亲近。嫣然是为桃花而来,我们是为春天而至,所以大家都撇下了车,纷纷跑到桃花下照相。这是我们一路而来,最娇艳的姿色。这时溜溜索指着然乌湖中的小岛,在阳光照耀下,那里云杉苍翠起伏,背后是一直延伸到湖水中的冰川。大家都在簇拥着这支桃花摆出千娇百媚姿态的时候,我却发现远处一道山岗处,竟然有一片野桃树林,都在竞相开放。远远地望去,灿然在无边的绿境中,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然乌是川藏公路拐向察隅的唯一通路,察隅几乎是和墨脱一样,是消失在地平线的神秘地方。当年我们去察隅的时候,曾经被大雪封山留住了半个月。然乌湖的桃花,让大家兴奋不已,也就耽搁了行程,为了色季拉山口看南迦巴瓦峰,所以只有在鲁朗住宿了。其实鲁朗到八一镇,还有一百多一点的公里。这样也好,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充分领略南迦巴瓦之美。波密地处喜马拉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交界处,县城扎木镇海拔米。这里最有名的自然景观就是卡钦冰川,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性冰川。以前我两次到过波密,去过有着西藏瑞士之称的然乌和噶朗风景区、米堆冰川。波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繁茂,土壤肥沃。这里年平均气温10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波密以淳厚的高原特质,浓郁的乡土气息,变幻丰富的自然山水,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情而闻名。我们的车队只是在波密的县城小憩了一下,便继续前行。鲁朗这里是一片典型的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两侧山势由低向高逐步是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趁着太阳还未落山的时候,我们驶进了鲁朗镇。这里有溜溜索的老朋友开着旅馆饭店,而且溜溜索数次住在这里考察和研究植物分布情况,尤其是对这里自然而优美的原始风光赞不绝口。鲁朗最著名的是林海,还有鲁朗石锅王的石锅鸡。这个石锅鸡,鲜美无比,纯是自然。里面不仅有高原自然放养的野生鸡,珍贵的松茸、山蘑等,还有冬虫夏草等各种中药材。因为这里湿度比较大,所以我们住宿的旅馆即使晚上有了炉火也是不算暖和。还好我们都是有防潮垫和睡袋的,一宿的睡眠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明亮如洗的月光照入窗棂,让人心无杂念。我们一个早晨都在鲁朗林海里转悠,只是因为季节早,这里的桃花还在含苞待放,这里的杜鹃花刚刚生长出花苞。但是有莫名的野花趁着曦露开放,还是把这里绿油油的草甸描绘出动人的色彩。南迦巴瓦峰,海拔米,世界排行第十五位,被藏地人民认为是白度姆女神的化身。。其巨大的金字塔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一般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西藏的雪山看多了,我倒是觉不出来南迦巴瓦峰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可是在富春江叟口中,拍摄南迦巴瓦峰是一个摄影家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因为它几乎总是躲在烟云雾霭中不肯轻易示人,就像是巫山的神女峰,才让摄影家们总是惦记着它。我们的车队停在色季拉山口路边上,大家都跑出车外去看南迦巴瓦峰。因为富春江叟第一个冲出去,所以都跟着他。溜溜索老远站在我们身后笑着喊:这面,这面才是。富春江叟回头嚷着:我去方便一下。于是,大家都相互看着笑了。跟着溜溜索走到一个专门为游客欣赏风景的观景台外面,然后顺着溜溜索手指的方向去看。薄薄的一层烟雾中,南迦巴瓦峰如披着纱巾的少女般神秘莫测。溜溜索说色季拉山口属于念青唐古拉山,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龙藏布江水域的分水岭,海拔米。它的名气,主要是由于这里是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雄姿的一个绝佳地点。因为看不见南迦巴瓦峰的真面目,所以我们便看满眼的高山杜鹃。溜溜索说这里漫山遍野的都是杜鹃花,品种超过二十五种,每年四月中旬到六月底,从山脚下依次向上而开,如同一个浩瀚无边的花海,缤纷艳丽,千姿百态,十分壮观。溜溜索又去指向东面的方向,那里有一座披着絮帽的高山,倒是可以看见一多半的青幽幽山体。溜溜索说这就是加拉白垒峰,海拔米。由于天气晴朗,所以我们的视线几乎可以看到山脚下的村庄升起的炊烟,一块块正在盛开的黄色油菜花田。半个小时的时间,烟雾依然笼罩,看来真的是难得南迦巴瓦峰真面目。就在富春江叟和老渔翁正要无可奈何地收起照相机的时候,一阵凉飕飕的风从南吹来,南迦巴瓦峰竟然渐渐露出了刺破青天的雪峰。这时的光景平台上大约有几十个人,竟然不约而同地同时喊叫了起来。溜溜索道:南迦巴瓦峰虽然不如珠穆朗玛那般天下独尊,也不像冈仁波齐神秘莫测,更不似梅里雪山绵延十三峰云蒸霞蔚,却是世界所有摄影家非常偏爱的一座雪峰。就是因为它地处在林芝地区这一片藏区小江南的核心风景地带,衬托雪峰的不仅有湛蓝清澈的天空,变幻多姿的白云,还有绚丽灿烂的杜鹃花海,夺人心魄的油菜花田,生机勃勃的秀丽村庄,自由徜徉的成群牛羊。这种大自然的生机与盎然,生命的灵动和活泼,富裕了南迦巴瓦峰鲜活的元素。这样的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相生共存是其他雪山冰峰无法比拟的。色季拉山口再行五十公里,便进入了林芝地区的首府八一镇。我的老朋友多吉早已在镇外公路边等候多时了。二、八一镇老朋友见面分外眼红,身材魁梧的多吉把我熊抱起来,还是那么轻松,以此证明他还是那个十二年前血气方刚的棒小伙子。倒是见了嫣然,多吉很是有些腼腆,毕竟青春年少的时候,嫣然曾经是她梦里挥之不去的仙子。嫣然倒是很大方,也根本记不住老远之前的那些无所谓的往事。再说嫣然从来也不承认,多吉对自己有过非分之想。嫣然拉着多吉夫人卓玛的手亲亲热热,一片欢声笑语。十年前嫣然路过林芝去拉萨的时候,因为身体不适,卓玛撇下生意专门照顾了嫣然好几天,所以两个人的感情很好。在卓玛眼里,嫣然就是天底下最美的仙子。那双水汪汪的晶莹剔透的大眼睛,比巴松措湖还要清澈明媚;那张美玉无瑕的脸庞,比念青唐古拉山雪上的雪莲花还要娇艳。多吉的酒店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房间,大家洗漱完毕,便被多吉夫妇请到了餐厅。先是奶茶,点心,然后便是三大桌子的丰盛菜肴。首先是藏香猪肉炖蘑菇,藏香猪腊肉炒山芹菜。这个藏香猪是林芝地区的特产,味道香美,肥而不腻。尤其是添加藏区特有香料做出来的腊肉和腊肠,风味独特,百吃不厌。每隔一段时间多吉都要给内地的朋友们,邮寄上一些他们夫妇亲手制作的腊味和山珍,也因此让那些久不来林芝探望的朋友深感内疚。前些年林芝这里蔬菜种类很少,如今因为有了温室大棚技术,所以无论什么样的蔬菜,都可以在任何的季节吃到了,只是价格的问题。再有就是奶酪煎松茸,这可是巴松措湖那个地区最无与伦比的美食。巴松措盛产的松茸在香港、澳门和广州供不应求,乃至欧洲许多高级餐厅都有飞机特快运抵的。松茸从采摘下来,到进入食客的腹中,不能超过二十四小时,否则就会口感顿失,滋味平淡。所以广州流行一句话:真正的土豪不是吃鱼翅鲍鱼,而是点一份松茸夹饼吃。我对松茸一直是望而生畏,就是因为它是顶级食材,不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吃的。得要多腐败,醉生梦死的人,才会大块朵颐这样的美食。据说,在广州吃松茸的人,大多数都是公款消费。真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官僚的饕餮餐。酒一定要是青稞酒,虽然酒色浑浊,还有青稞漂在上面,却是清香扑鼻。酒过三巡,大菜上桌,自然还是大名鼎鼎的石锅鸡。这石锅说来可是历史悠久,也是林芝地区的特产。石锅用的是一种云母石,这种绵软的灰褐色的石头叫做皂石,只产于远隔人世的墨脱。要靠着人力背出来,再由门巴人和珞巴人手工打凿雕刻出来。加工时要求力道均匀,循序渐进,非常谨慎小心,不然很容易把皂石打破,一般用皂石锅的多为性情温和的老人。一个家庭使用的普通石锅需要十天以上的工作日,所以石锅在藏地非常珍贵,大约三个石锅就可以换回一头牛。虽然现在藏地生活水平飞速提高,但是传统的石锅仍然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当家炊具。石锅保温性特别出众,而且还富含十几种人体必不可少的矿物微量元素,做出来的饭菜,美味可口,与众不同,所以深受藏地人民喜欢。藏民族放养的土鸡,是一种雪域高原特有的鸡种,原本是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野鸡,经过千百年驯化后成为原始品种。这种土鸡生长缓慢,耐寒耐缺氧,适应雪域高原寒冷多变的气候环境。石锅鸡中还有冬虫夏草、手掌参、当归、贝母等药材,先是用高压锅炖熟,然后再放入石锅中慢慢炖制两个小时。乳白色的鸡汤中翻滚着鸡肉和各种菌菇,香气四溢,诱人食欲。石锅鸡的味道鲜美,汤稠好喝,余味经久不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多吉夫妻很是懂得古人的这句话的内涵。所以,不灌醉所有人,夫妻两个是不会罢休的。于是,先是到了老外们,然后再到了别人,只有我和嫣然坚持到了最后。最后多吉沏上了一壶醇香普洱,我们一直说话到凌晨。第二天的行程是这样的,富春江叟等摄影爱好者相约开车去直白村,然后请向导前往南迦巴瓦峰的登山大本营,近距离拍摄南迦巴瓦峰。一部分人在溜溜索的带领下去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徒步跋涉至直白村的雅鲁藏布江小拐弯。我和嫣然、郗怡以及两个女老外去尼洋河畔的桃花沟,也就是嘎拉桃花村,专门去看桃花。我们的路程很近,只有不到三十里。所以我们等到太阳暖洋洋照着的时候,慢悠悠地开着车,敞开车窗一路春风拂面,一路欣赏着四千米的高原风光。在花月评述藏区风景名胜中,嘎拉桃花村是整个藏区观赏桃花最佳地点。每年的春天,这里漫山遍野的都是盛开的桃花,形成了非常独特的雪域江南的旖旎风光。如果能够悠闲地穿行在清香怡人的花枝间,只需把眸睐望着远方的雪山,让自己消失在无尽的春风里。三月的桃花沟,真的就像是一幅春风中美丽的花画卷,轻轻地铺展延伸,把最美丽的色彩一层层点晕开来。天上是湛蓝无尽的晴空,明媚的太阳拽着几朵洁白的云;远处是光影浮动下的青瞿瞿重重叠叠的大山,刀削斧刻般硬朗的崖石沟壑,点缀着耀眼的白雪;中间是绿油油的田畴,期间一块块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田镶嵌在褐色的山岗之间。别具特色的民居星罗棋布在杜鹃林间,偶尔的几声犬吠传来。清亮的溪水蜿蜒在房前屋后,涧下渠中,清亮见底,潺潺流淌,或聚成小谭,或化作湖;近处映入眼帘的便是天然野生的桃林,几乎铺满了这个田野。有的横溢在路边,有的倚斜在桥头,有的站在坡上,有的携手成桃林。很多野生的桃树,竟然长到十几米高,枝头如伞铺展,那一枝灿若繁星的小花朵,在温柔的阳光下,散发出耀眼绚丽的奇彩。在这宁静的美丽山水之间,跃动着无数色彩缤纷的小精灵,他们是这里的主人,也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这些可爱的鸟雀,或叽叽喳喳地对话,或啾啾噢噢地歌唱,或亲亲热热地厮磨。我们就把两辆汽车停在一处宽阔的湖水边,夹岸桃林绵延不尽,红的、白的、粉的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桃花扑朔迷离,香气弥散。一边是褐石的低岗,有木桥连接;一边是碧绿的田畴,阡陌纵横伸展。就在我们大家都在穿行在桃花中贪爱桃花姿色的时候,嫣然早已经开始支起画架,铺展画纸,点染出了第一笔的春意。不知是谁发明的“雪域江南”这个词,特指的就是林芝地区。因为以前来过都不对季节,所以雪域江南只停留在字面上臆想。大约是夏秋之交的时候来的最多,那时候感觉不出来江南特色。不仅是大多数人,我也是这样,对江南的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春天。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怎不忆江南。所以别人问起江南的春天,张口就来,滔滔不绝。一旦说到江南的秋天,大约还要思索一下,满脑子寻找一下江南秋天最表象和具有代表性的。首先想到了桂花,这一下也就打开了一扇敞亮的大门。这也是为什么说到春天便要说江南,说西子湖。提到秋天便要想起古都的秋色,香山的红叶。大约这是最美的,也是最记忆犹新的。所以林芝的春天,一下子闯入了我的心扉,终会成为日久弥新的回忆。这里的桃花是我见过最美丽的,不仅一簇簇、一丛丛、一叠叠、一层层,密密匝匝的桃花开放的气势磅礴,灿若繁星,而且那醉若绯霞般的桃色更是荡人心魄。况且桃树本身也是一道风景,不仅树形高大,枝繁叶茂,千奇百怪,而且皮色如铁,遒劲如龙。铁钩铜臂的树干配上娇艳欲滴的花朵,就像是冰冷酷寒的雪峰拥抱着春意盎然的嘎拉村,刚柔并济,视觉颠覆。更加醉人的是那种意境,一种无法用最美的语言形容,却又让人无法自拔的徜徉。桃花是妩媚的,近乎妖娆的;桃花美的艳俗,极尽的诱惑。这都是古人给桃花拟人的评语,大概总是觉得桃花太过于艳丽,就像是可以装扮的佳人。其实,桃花美的惊艳,荡人心魄,真正的是来源于本身品质的流露,内心的渲染,没有一丝故弄风情,流于媚俗。大约是美的好的,过于出众的,都是要遭人嫉妒的。我是喜欢桃花,也可以说喜欢所有花的。把每一朵花都看做是花仙子,是自然万物里,岁月荏苒中,最为柔美的瞬间。桃花沟的桃花,便让我有了一种少年风流时的激动。如果这是在西子湖畔,铁铃关前,我不会有如此情绪。只是因为这是在雪域高原,抬眼远望连绵的白头雪峰横亘,巨大的冰流宣泄。四千米的的海拔,稀薄的空气,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了生命的珍贵。好像是每年的四月一日都是林芝的桃花节,我们来的早了些。郗怡的话响彻在我的耳边,见我出神地望着远方没有回答。郗怡便调皮地在地上捡到一朵风吹落的桃花插在了我的耳鬓,然后架好照相机跑过来在我身边做出各种千娇百媚的动作玩连拍。因为郗怡的话让我想起了花月,本来她要来看桃花的。很多年前,茅山女道士看出花月是桃花仙子转世,所以才有了俏丽的姿容,妩媚的风情。花月很是生气,总觉得桃花这东西大概是不好的。桃花仙子跟狐狸仙子,应该是一类的,因为迷惑妖娆,而让世间多了几多情怨。可是,十年以后在普陀山又被一位八十神尼道出宿命前生,依旧是桃花一枝。这以后,花月便改变了对桃花的偏见,不仅喜欢桃花俏丽的花容,风韵的姿色,也升华了桃花的品质。一篇洋洋洒洒的《桃花论》,既是为桃花立传,也是为自己宿命。两个嫣然的亦徒亦友的女老外,疯狂地在桃花林里玩了一阵,竟然赤着脚跑到溪水里耍,追逐水里的小鱼跑来跑去。郗怡拉着我沿着平缓的柏油小马路向嘎拉村里走去,要去看看工布藏族的日常生活。走上山坪,迎面便是一棵参天茂盛的桃树,满树红艳艳的花朵团抱在一起,竟然如同一头威猛的雄狮般。树上有个木牌,显示的是这棵光核桃树有百岁的年纪。大约是来往的游客见惯了,所以我们走在村中的街巷上,并没有招惹来人们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