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秋者,禾谷长成也。立秋之后,各种农作物便陆续迎来了收获的时刻,花生便是其中之一。花生素有“中国坚果”之称,不过花生的起源地并非中国,而是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传入中国大约是在十六世纪。其早期的名字也并非花生,而是“千岁子”。随着历史的变迁,花生又被赋予了很多的别称,仙豆,长寿果等等,据统计,花生的别名不少于60种。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食物为载体而呈现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花生文化。首先来说,花生象征着长寿和吉祥,是传统婚礼中不缺少的“吉祥果”,以祝福“早生贵子”。同时花生内部为多给果仁,又寓意着多子多福。此外花生又名落花生,意为落花而生,其果实深埋于地底下,中国人都讲究谦逊低调不张扬,而花生正是这种品格的象征。
花生拥有着多重身份,是坚果,是豆类,是蔬菜,还是一味传统中药。在很多医药著作中都有相关的记载,《本草求真》中提到:花生“入脾、肺。润肺,和胃。治燥咳,反胃……”现代医学表明,花生中富含氨基酸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可溶性纤维,核黄素,烟酸,维E,维B等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铁,钙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健脾胃,护肝脏,抗氧化,强筋骨等。是名副其实的“养人”果。
不过凡事都拥有着两面性,加上个人体质皆有不同,所以花生也不是对于所有人都多多益善的。我的一位从医的同学就曾跟我提到,花生虽好,但是有3类人一定要少吃,否则就是没事找事。如今花生大量上市了,下面来看看哪4类人要少吃吧,弄懂再吃更受益。
1、痛风人士
痛风一般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升高引起,所以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选择低嘌呤的食物来吃。而花生属于嘌呤比较高的食物,因此对于痛风人士来说就显得不太友好了,为了避免身体受罪,还是少吃或不吃最好。
2、消化系统虚弱人士
花生营养丰富,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油脂,食用之后其实是比较难以消化的,对于消化系统虚弱的人士来说,无疑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其营养吸收效率也会大量折损,因此还是尽量少吃。
3、减肥人士
花生可以帮助人们平衡每日的营养所需,不过减肥人士最好严格控制花生的摄入量,因为花生本质上是一种高热量高油脂的坚果,尤其是市面上很常见的油炸花生米,酒鬼花生等,往往还经过了油炸的过程,可谓是热量爆满。这样的食物,无疑是减肥人士的“死对头”。
4、易过敏人士
对于易过敏人士来说,在平日里的吃食上需要格外的仔细,而花生中也存在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成分,所以这类人群也不要盲目食用,以免产生过敏,导致皮肤红痒,长皮疹,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
白皮花生VS红皮花生
1、外形差异
白皮花生紧贴于果仁的外衣为淡粉色,一般多见为“3粒果”和“2粒果”,果仁个头更大,体型饱满且长宽比例大于1。
红皮花生则是以红色的外衣仅仅包裹着果仁,一般为“4粒果”为主,果仁偏小,体型圆润,长宽比例更接近于1。
2、营养差异
白皮花生中微量元素更突出,尤其是钙,磷,硒等,另外维E的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有助于补充钙质以及脑力。
红皮花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表面的红衣,有助于补充气血,因此在食用红皮花生的时候最好连皮一起吃,营养流失少。
3、口感及吃法差异
若是仔细对比会发现,白皮花生的酥脆之感更为突出,常常以油炸或热炒的形成出现。同时其中的油脂更为丰富,因此一般用来榨油,或制作花生酱。
而红皮花生吃起来有回甘,其香味更为浓郁,口感更为细腻,常用来带皮煮粥,煲汤等。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拍图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