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吉祥草 > 吉祥草性状鉴别 > 正文 > 正文

大圆满基础第二十七讲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6 19:14:46
体性本净.自性圆成.大悲周遍点击上方音频播放点击上方视频播放

顶礼大恩上师甲色白玛旺嘉仁波切!

顶礼至尊度母吉尊玛!

顶礼历代传承祖师!为了把尽虚空遍法界的母亲众生安置在佛的果位,我们发誓成佛,为了圆成佛道,我们精勤闻思修持佛法,上师三宝如何发心,我们也如是发心!《大圆满基础》课程第二十七讲事师五十颂(九)

《事师五十颂》是巴布拉尊者给我们造的一部论典,它让我们在修行佛法过程中知道怎么样依止上师、承侍上师。不管是显宗和密宗,只要是修行佛法的弟子,都存在依止善知识、依止上师的问题。这个《事师五十颂》都是我们学习的范围,无论是谁都应该这样去修行。

我们接着讲。上节课我们讲到了平时之一切行为,这里面分为三个部分:一、禁止非理之行为;二、依止合理之行为;三、宣说其它所禁止之非理威仪。这里禁止非理之行为分为两种:一、上师能见近处之威仪;二、上师能闻近处之威仪。先讲的是上师能见近处之威仪。颂词是这样说的:

坐于高垫与先行,头上戴有围巾等,双足放于座垫上,双手叉腰皆莫为。上师如若已起身,切莫躺卧与端坐,恒时圆满而精通,此等承侍上师事。随意口吐唾液等,座垫之上伸双脚,轻拍缓捶与辩论,上师之前皆莫为。搓手唱歌与跳舞,弹奏乐器亦莫为。

这里已用三个半偈颂宣说了在上师所见的地方应持的威仪。在上师面前,不能大模大样地坐在高高的座垫上,只是于一般的垫上安坐并未遮止。行走时,自己不应大摇大摆地走在上师的前面。《金刚藏庄严续》中云:“前行与伸足,正规不应为。”在上师前,也禁止头上系戴围巾。《金刚藏庄严续第十四品》中云:“头缠围巾持刃杖,上师之前不应为。”“双足放于座垫上”是指在铺设座垫时,上师未坐之前坐在垫子上,或者上师坐在地面上时,自己却无所顾忌地坐在垫子上,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双手也不能叉在腰间。恰罗匝瓦所译的“双手切莫置腰间”更为简单易懂。这里说的不是揉搓双手的意思,因为这一内容下文有宣说,所以是指在上师前禁止双手放于腰间肘部朝外。“上师如若已起身,切莫躺卧与端坐”,这两句恰罗匝瓦译为“上师端坐站起时,切莫睡卧与安坐。”也就是说,上师站起来的时候,自己不能坐着或躺着;上师安坐时,自己不应躺着。恒时应当精通侍奉上师的事宜,做事手脚轻柔等方面也要无不通晓。吐唾液等中的“等”字包括吐痰、擤鼻涕等,以及敷设座垫时伸脚相互轻拍以及语言尖锐地辩论,这些在上师面前都不允许做。双手揉搓、轻歌曼舞、弹奏乐器,除了在荟供等期间做以外,平时不能在上师面前做。

这以上是宣说了在上师所见的地方应行持的威仪,一共有这么几项:一是在上师面前不能大模大样地坐在高高的座垫上,但是坐于一般的座垫上,这个没有遮止,是可以的。

第二个是在行走的时候,不应该大摇大摆地走在上师的前面。《金刚藏庄严续》中说的:“前行与伸足,正规不应为。”《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也说,如果走在上师的前面,后背就会对着上师,倘若走在上师的后面,也会有踩上师脚印的可能性。假若走在上师的右侧,又会处在首席之位。因此应当在上师左侧稍后的位置恭敬随行。这个就是说,跟随上师的时候,要在上师的后面走。这个也不能够死板。比如说上师有时候到一个新的地方,如果让上师在前面走,这个地方上师不熟悉,究竟是往哪个方向走,上师在显现上也会不知道在哪里,所以这个时候要跟上师说:“我在前面引路。”要这样主动地去做,要不然上师走在前面,究竟往左往右怎么走不知道,在显现上上师也会不知道的。这时自己要走在前面:“尊贵的上师,我来为您引路,我在前面走。”这是开许的,我们要知道这样做不会违反这一条。

三,在上师前也禁止缠头戴帽子。《金刚藏庄严续》云:“头缠围巾持刃杖,上师之前不应为。”有些佛教徒不懂这个道理,见到上师的时候,或者听闻佛法的时候,帽子一直戴在头上,这是不如法的现象。要是上师开许,或者病人是可以这样的。头戴围巾,这个围巾,说的是就像印度男人们头上缠的围巾,还有藏族的,他们也缠着围巾,在头上整个裹着缠着,是指的那个。在我们汉地,一般是指帽子,也有头巾,汉地是头巾。这个头巾,这里讲的是裹头用的布巾,南方戴头巾的不多,北方有。我们有时候可以在画像上或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特别是北方的妇女,她用那个折叠起来,戴个那样的,系在下颌这个地方是这样的。南方没见过这种头巾,在南方也没有看到这样戴头巾的。

在大圆满前行上,还有说打伞,就是打伞的、戴头巾的这些都是不如法的。以前这个上面还有说是持刃杖,就是在上师之前不应为,包括进寺庙,藏族人不是习惯带刀吗,带的配刀,他们进这个寺庙、经堂之前,都要把这个刀解下来,现在基本上很少带刀,这些都放在外面的。打伞,以前没有伞,现在有伞,在上师面前打伞也是不应该的。上师在讲法的时候,有的时候弟子们会为上师打个伞盖作为庄严,但是作为弟子在下面听法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情况,就是太阳当头,打伞、戴帽子、戴围巾,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包括下雨、下雪打伞也是不允许的。在藏地,藏族的这些信众,因为他们从小经过这样熏习,所以他们对这个特别注意。而我们汉族弟子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这主要是没有人告诉、没有学过的原因。夏天太阳晒的时候也打伞,下雨的时候那更别说了,马上打起伞来。这个是有过失的,但是上师如果开许了以后是可以的。

年上师在朝拜五台山的时候,上师在居士林给师兄们灌文殊大圆满顶的时候,中间有段时间就开始下雨了,雨下得越来越大了,就开始有一些师兄就把伞打起来了,按说这个是不如法的。我们都知道上师在灌顶、讲法的时候,如果打伞是有过患的,这是缘起的问题,这不好,所以上师马上就说:“噢,这是个很好的缘起哦,你们这个伞像是个伞盖,以后你们都会成为讲法的大喇嘛。”上师马上把这个不好的显现给我们遮止了、转换了,让我们没有在上师面前打伞这个过患,把这个障碍消除掉。在缘起上,上师给我们一个好的预记,虽然打伞那会儿看着是个不好的行为,但是上师通过这个给我们转换一下,就变成一个好的缘起,这也是上师非常慈悲智慧殊胜的一个方面,上师跟佛陀一样。经常有这样的时候,我们弟子们做得如果不如法,上师就会马上把我们显现不好的给我们转换了。

第四,“双足放于座垫上”,是指在铺设座垫的时候,上师还没有坐的时候自己就坐在垫子上了,或者是上师坐在地上,自己却无所顾及地坐在垫子上,这都是不允许的。有的时候上师没来之前,给上师铺设垫子,这时候自己是不能坐的。

我们知道双手叉腰这是不允许的。“上师如若已起身,切莫躺卧与端坐”,就是上师在站起来的时候,自己不能够坐着和躺着。上师每次讲法的时候,我们自己坐着的时候,看到上师一来的时候,你要马上站起来,这个时候,上师坐的时候你不能躺着,这个是一定要注意的,当然如果上师开许了的是可以的。有时候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要看图纸或是研究什么事情,上师一出来,我们马上就往起站,上师就会开许:“你们坐你们坐,不用管,你们继续工作。”上师这样开许了是可以的。上师没开许的话,只要看到上师出来,一定要马上站起来合掌恭敬。

总之,恒时应当精通侍奉上师的事宜,做事的时候也要轻手轻脚,不能够大大咧咧的。

第七条,吐唾液等中的“等”字包括吐痰、擤鼻涕,以及敷设座垫的时候伸脚,两脚伸出去互相轻拍,这都是不允许的。而且在上师的面前也不能尖锐地辩论,为什么不能辩论呢?在上师面前如果开许了,有的时候是可以的,上师说你们两个把这个问题辩一辩,这个时候你可以辩,但辩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够语言尖锐。因为我们都是凡夫,在辩论的时候,我们辩着辩着就会陷入自己的情绪之中,带着情绪就会出现语言等方面攻击对方的情况,或是有不恭敬的现象出现。这里面有一个公案,就是圣天论师,我们知道他是《中观四百论》的作者,是龙树菩萨的弟子。圣天论师从小有不共的悲心与智慧,他出家以后依止龙树大士时,已经是在龙树大师晚年的时候了,但是圣天论师的器量渊弘,堪为正法的城堑,所以龙树大士把他摄为近住的弟子。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第十卷中也有记载圣天论师依止龙树菩萨的内容。

当时印度的北方,出了一名叫难胜黑者的外道,有的译这个外道的名字是“未沸”,藏语名字叫作“麻柯”。这个叫难胜黑者的外道通达外道一切典籍,并修大自在天有所成就。他常依辩论术及神通力与诸内道论师作辩论,很多内道的论师辩不过他,有很多处寺庙都遭到了破坏。那会儿他们的习惯是,谁要败了,败者就要归入胜者的门下,所以有很多的有情被引入难胜黑者的教法之中。难胜黑者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弟子,她多次力劝也没能阻止儿子的罪行,她便想,声震天竺的那兰陀寺一定有具德的圣士,能够降伏自己的儿子,她就带着她的儿子来到那兰陀寺。可是寺中的这些班智达与难胜黑者累日论战,竟没有一人能够胜过他。寺中的僧众只好在大嘿日嘎面前陈设广大的供养,祈请嘿日嘎尊圣赐予力量。在祈祷的时候,石像中现出一只乌鸦,僧众就把这个辩论的详情写了一封书信,系在乌鸦的脖子上,祈请神鸦送往南方的龙树大士那里,迎请他前来降伏外道。

神鸦飞到千里之外的吉祥山,将信交给龙树大士。龙树大士和圣天论师根据信中的描述,对外道的宗义进行了周密的辨析,但是当时无法确定由谁去那兰陀对付外道。最后他们决定,龙树大士和圣天论师他俩去模拟辩论。模拟辩论的时候,刚开始是由圣天模拟外道,龙树与他辩论,也没有能够把他摧伏。后来龙树大士扮作外道,圣天代表内教代表佛教,二位尊者完全投入了激烈的论辩,这时候辩论就非常激烈了,舌战到高峰的时候,圣天论师竟然把龙树大士当作是真实的外道,辩论的时候就脱下了鞋底子照着对方打了一下(也有不同的说法,说是手挠了上师的头什么的)。当时龙树大士就说:“好了,你去与外道辩论,必定获胜。但是,你以鞋底击打上师的头,以此原因北上途中必然会遭受违缘。”

然后圣天论师遵照龙树大士的嘱咐,立刻启程,赶往那兰陀,结果途中果然遭遇违缘。是什么违缘呢?因为圣天论师容貌端庄,尤其他的双目,含精灵润,眼睛特别地神采飞扬,超越天人,所以他的母亲为他取名为圣天。当时人们都非常钦羡他,如果谁家父母得了端庄相貌的孩子,就说:我的儿子容貌与提婆一般!提婆就是圣天。圣天论师行至中途的时候,到一个树林里一棵大树下休息和喝水,大树女神恋慕其眸,看他眼睛那么好,乞求施予,所以菩萨遂自剜一目,布施给女神。这段内容有的传记中说法不太一样。有的说中途遇到一个医师乞求菩萨的眼睛配药;另有一说中途遇到一个女人,贪慕菩萨的眼睛,菩萨了知此女发心入道的时机成熟了,于是便自剜一眼,持着给这个女人:你看,把眼睛剜下来了,你还贪恋它吗?鸠摩罗什译师所译的《提婆传》中,则是说把一只眼布施给了大自在天,因施一目,故菩萨又名伽那提婆,即一目天。我们按第一种说法。把眼睛布施给树神以后,女神大为感动,因而将摧破外道的办法告诉了菩萨。所以圣天菩萨就依照她的计策寻找了一个疯狂者,还有一只非常勇猛的猫,还有一瓶清油,携带着这三样到了难胜黑者的地方。

这时正好赶上难胜黑者的母亲去世了,他正在依外道的仪轨作水施,圣天论师问他:“你在做什么?”外道回答说:“我的母亲堕在了孤独地狱,以此水施,愿济慰之。”圣天论师随即也找了一根吉祥草,沾水向南方挑洒,外道见状就问他:“那你在做什么呢?”圣天论师就跟他说:“大士龙树与我,在南天竺拥有一块田地,现在那里遭到了干旱,我想以此水灌溉那里的那块田。”这个外道就笑着说:“你真愚痴,相隔如此之遥,以此小小草梗沾些微水滴,怎么能及呢?”圣天论师正颜回驳道:“你尚能以一小杯水,熄灭八万由旬之地狱烈火,我又何尝不可以此浇灌区区千里之外的田地呢?”外道闻言无以作答。片刻后,外道了知他是南天竺圣天论师,来这里是要跟自己辩论的,所以他便做了准备。

点击上方视频播放

难胜黑者在辩论的时候,他有三种取胜对方的助缘,非常厉害,其中有一个是辩才无碍的女班智达为他的助手,其二为一巧舌如簧无人能敌的鹦鹉,其三于辩论急难之时,大自在天会亲自现身提示,或者说由铜镜中示现为外道解难。

辩论规定以三场两胜为准。辩论开始的时候,外道依常规让女班智达先出来辩,圣天论师不是带了一个疯狂者吗?圣天论师就让这个疯狂者出来,这个疯狂者一出来以后,因为他是疯子嘛,他作出裸体等种种无理的行为,这个女班智达羞愧难当,没有办法辩论,败下去了。继后这个外道又让鹦鹉上场参辩,圣天论师又把带着的猫放出来,把猫一放,鹦鹉一看这个猫,瞪眼呲牙,鹦鹉一害怕跑了。外道见状,没有办法,但是他还依仗着自己有大自在天可以随时帮助自己,所以毫不怯懦,亲自出场与圣天论师来辩论。圣天论师在辩论场洒下带着的清油,点火焚起了烟雾,这样大自在天嫌恶烟气,不能现身。这样难胜黑者三个助缘全都断掉了,只能凭自己的能力参辩。他看到圣天论师只有一只眼的时候,他就讥讽大师说:“你只有一只眼,如何能与我争辩呢?”圣天论师慨然回答说:“三眼威猛神,不能见真实,帝释具千眼,亦不见真谛,伽那提婆我一目,能见三界之真实!”随后以正法的法义使外道的一切诤论全部都失败了。

辩败了以后,这个难胜黑者就要逃跑,他以飞行术腾入空中要逃跑,圣天论师告诉他:“你不能再往高飞了,否则头顶上的宝剑风轮,就会斩断你的头!”因为他辩输了,他虽然也对这个大师不全信,也知道这个大师不好惹,他就半信半疑地拔下一根头发往上一举,果然头发立断,他不由心生怖畏而堕落于地。这样圣天论师将他彻底降伏,以方便的方法把他引入佛教,摄受加持。难胜黑者转入佛教以后,圣天论师为他取名为巴俄,译成汉文就是圣勇。后来,圣勇成为精通五明和内外宗派的大师,造了许多论典,如《菩萨本生正法犍槌音论》、《本生鬘》、《示善道论》、《六波罗蜜摄颂》、《别解脱经本释》等,这些经论在藏文的论藏中都有收藏。

圣天论师与龙树菩萨在辩论的时候因为情绪激动,把上师当作了外道,因而路途遇到违缘,布施了一只眼睛。为避免辩论的时候情绪激动,所以在上师的面前不能尖锐地辩论。

第八是双手揉搓、轻歌曼舞、弹奏乐器。弹奏乐器、唱歌这些如果不是荟供的时间,没有特殊开许,平常在上师面前是不能这样做的。轻歌曼舞,我们在每年的七月份,寺庙都会耍坝子。我刚开始去寺庙也是,那年耍坝子的时候在那儿天天看喇嘛们、阿尼们演格萨尔王的藏戏,觉得也好象是没有什么意思,实际上这是一场法会,我当时不知道。在耍坝子的最后,喇嘛们要去唱歌供养上师。还有每次极乐法会灌完顶以后,弟子们为感恩上师就唱歌跳舞供养上师。有时我们汉地的弟子们组团到寺院工作,就如前段时间有医疗队去寺庙为僧众和当地的藏民们医疗疾病,上师最后为答谢医疗队的帮助就请他们作客,其中有一个照片,上师头上放着光芒,非常殊胜的虹光。上师请客时等大家都吃完饭,喇嘛们就会把桌子挪开,给上师唱歌跳舞作供养,非常好听,非常优美、殊胜。唱歌跳舞,包括弹奏乐器在这些时候是可以的,但在平常是不允许的。

以上这些是在上师能见之处的威仪。下一个说的是上师能闻近处之威仪,刚才三个半偈颂,这半个偈颂是在这里:谈论诸多闲杂语,师闻附近切莫为。

宗喀巴大师在这个广释上说,一些无稽之谈在上师能听到的附近地方不能随意言说。从“随意口吐唾液等”至“师闻附近切莫为”这些大多数在《金刚鬘讲续》中有宣说。《金刚藏庄严续》中亦云:“跳舞贪爱语,闻处切莫为。”在上师能够听闻到的地方,我们在世间的这些闲事,什么世间的政治军事娱乐啦,什么家长里短这些都不能说。

在上师能见处、能闻之处不能做,那么在上师不能见、不能闻处是不是就能做了呢?当然也不是,但是我们是凡夫,我们不可能时时处处都保持这样的如理如法的行为,我们时刻保持这样,我们的心会不堪能,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在上师显现上看不到和听不到的地方,我们适当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你像在上师面前我们不能躺不能坐,在回到家的时候,在自己的家里头,坐那儿打坐累了,我们可以躺一躺靠一靠,也可以放松放松,这是可以的。这并不是说让我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有的人说在上师那儿,上师有神通,上师是佛,不论你看到看不到,在上师面前是一样的。但是在这儿就是说,上师在显现上跟我们一样,显现成这个血肉之躯,所以也不违世间法,显现在上师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放松一下。

下一个科判,依止合理之行为,颂词中讲:应当恭敬垫上起,以恭敬心而端坐。夜晚过河恐怖途,得许可后当前行。

从座垫上起立以及坐着时举止都应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在夜晚、过河以及行于十分恐怖的途中时,得到上师开许后方可走在前面。这是前面所说的不应前行的一种特殊开许。《金刚藏庄严续》中云:“夜晚与过河,处于险地时,请求师开许,先行无过失。”过去因为没有手电,也没有路灯这些,所以夜晚非常黑。以及过河的时候,那会儿因为古代嘛,不像现在过河很方便,都有桥。那会儿没有桥,一般都是涉水过河,这样的话也不能够像前面说的,上师走前面,我们要走后面,让上师走前面为我们去探险去,那是不对、不行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上师,我来探路,我们走在前面。”这样的话就没有过失,过河也是这样。所以有这些危险的地方,我们要走在前面,作为弟子这是应该的。不是说上师胆小啊,让上师走在后面,不是这样,而是我们作为弟子,应该护持上师,时时刻刻为上师着想,去前面给上师领路探路。

下一个科判,宣说其它所禁止之非理威仪,颂词说:上师能见之眼前,具智慧者身扭转,倚靠柱子不应为,亦莫抻拉手指节。

宗喀巴大师在广解中是这样说的,在上师面前,具有智慧的弟子应当杜绝身体扭来扭去、背靠柱子或墙壁等处以及抻拉指节的举动。《金刚藏庄严续》中云:“按摩关节与伸足。”本颂中是指禁止抻拉、按摩关节之义。有些论典中说:“不应拉直指关节。”此种说法更为恰当。

就是说有的人会在上师面前拉手指头拉得啪啪响,这是不允许的。有的时候会按手指头喀吧响,这都不应该的。还有在上师面前,听法时间长了,坐那儿把身体扭来扭去,那些都是不允许的,不应该的。所以具有智慧的弟子应该杜绝这些行为,我们扭来扭去是不是听法时间长了就疲厌了,还有背靠柱子或墙壁,这些也是不行的。但是上师慈悲,每年开极乐法会的时候,我们汉族弟子要是坐在那儿是坐不住的,上师就安排我们坐在靠墙的地方。我刚开始去寺庙的时候,遇到开法会或听上师讲经的时候,我就要找个挨着柱子的边上或者墙边上,找个那样的地方,坐的时间长了以后,自己坐不住了,靠靠柱子缓一缓。那会儿就有师兄提醒说不能靠柱子,说每个柱子有护法神,你靠在护法神上,护法神不高兴,是这样提醒我的。实际上那会儿没有学《事师五十颂》,不知道这也是应该禁止的行为,但是上师知道我们,我们从小没有盘腿坐着这样的训练,特别是我们修行时间少、打坐少的弟子,到寺庙以后开法会的时候,上师会把我们汉族弟子安排在靠后点的地方坐,靠墙边,这样坐的时候,你累了以后,可以靠靠墙。在法会的时候,也有藏族的那些老阿尼,还有老人家也是靠在墙边的,他们身体不好,时间长了他可以靠靠墙,靠靠柱子,这个是可以的。所以呢,上师开许了的可以,上师不开许,这些就尽量不要做。

下一个是宣说身语承侍之差别,这分为两个科判:一、身体承侍之差别;二、语言承侍之差别。

先说身体承侍之差别,颂词中说:洗足以及沐浴身,擦拭以及搓揉等,首先顶礼再为之,最后亦可随意行。

无论是单单为上师洗脚,还是全身沐浴、擦拭身体以及按摩等,事先要顶礼,承侍完毕后再礼拜,之后可以随意去做自己的事。

这个颂词是这个意思,我们有的时候会为上师洗脚,这个我也见过,以前我也给上师洗过脚,可是那会儿没有学过《事师五十颂》,不知道给上师洗脚之前要先顶礼,那会儿因为进上师的房间已经给上师顶过礼了,在洗脚的时候就没有顶礼。我记得我那会儿刚在寺庙的时候,因为干活嘛,又晒得很黑,有一次我给上师洗脚的时候,白玛师父说:“贡桑旺修,你的喇巴好黑哦。”我的手那会儿当时晒得很黑,在干活嘛,手很黑,确实我也弄得不好意思,后来我也吓得不敢给上师洗脚了。有的时候,有的师兄会让给我们给上师洗脚这样的机会。那次我们几个人,我记得我,还有巴登,当时还有大海师父,给上师洗完脚之后,给上师按摩脚。当时我们给上师按摩脚的时候,我们汉地说按摩哪个穴位是补什么补什么的,补肾的啊,补什么的,当时白玛师父对我们说:“也不知道是谁给谁补。”想想确实是,实际上真的是,我们给上师在按摩的时候,或者是在洗脚的时候,实际上受益的是我们自己,其实这想起来,真的是……上师经常会让有的师兄给他按摩,真的想起来,我们做得不好,也没有给上师顶礼,按摩完了、洗完脚也没给上师顶礼。其实上师真的是慈悲,给了我们这样的积累资粮消除业障的机会,而我们自己却往往没有珍惜……

下一个科判,语言承侍之差别,颂词中说:倘若称呼上师名,师名之后加尊者,为令他人恭敬之,言说尊称之敬语。

宗喀巴大师说,在有必要说上师名字的情况下,应当于其名后加上尊者。若想:仅仅这样称呼就可以了吗?不是的,为了使他人对上师生起恭敬之心,还应说一些其它敬语。例如,上师的名字叫仁钦多吉,在称呼时,则说尊敬的仁钦多吉大尊者。以此为原则,对其他的上师也将恭敬有加。恰罗匝瓦的译文是这样的:“略说彼名非可取,名尾加上尊者称,为令他众恭敬故,言说尊称之敬语。”从文句来看,前面的译文更好些。

跟上师说话的时候,或是跟别人介绍自己的上师的时候,一定要称上师的尊称。在藏语里面后面有个“拉啊”实际上是个尊称,你看我们有时候念“喇嘛拉迦森切喔”就是皈依上师的时候,这个“拉”是个尊称,就是上师啊,尊敬的上师什么的。还有“仁波切”,这个“仁波切”,我们都讲过了,意思是人中最珍贵的珍宝,人里面再也没有这么尊贵的宝贝了,稀有难得的宝。“仁波切”本身也是一个尊称,你看我们有时候经常称自己的上师为仁波切,就是尊称,如果要给别人介绍的时候,我的上师是白玛旺嘉仁波切,或者是尊敬的白玛旺嘉仁波切,这样是可以的。不能够直接提上师的名字,那样是不恭敬的。有的时候我们在这个上面要注意,称呼上师,随时随地的要忆念上师,称赞上师。

第七个大的方面断除我慢:一、依教奉行时断除我慢;二、恭听佛法等时断除我慢;三、平时威仪中断除我慢。

第一个科判,依教奉行时断除我慢:请求上师予吩咐,口中当说谨遵命,双手合十不散乱,洗耳恭听师吩咐。发笑以及咳嗽等,应当用手捂住口,事情成办圆满后,当以柔语作陈述。

首先,我们在上师前诚心诚意地请求说:“上师啊,您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请您尽管吩咐。”要恭恭敬敬的,在上师吩咐说“你们做这件事或那件事”的过程中,自己要双手合什、合掌,心不外散全神贯注地谛听。待上师吩咐完毕,应当恭敬地说:“谨遵师命。”当上师吩咐之事圆满完成时,要以极为温和的语气向上师汇报说“这件事如何如何办的”,以便让上师了解事情的经过。在恭听吩咐以及其它时候,咳嗽、忍俊不禁,还有“等”字所包括的打哈欠等,这是为了避免威仪不庄严,应当以手捂口,或者以袖子捂口。我们在寺庙那会儿,因为穿的衣服长,把袖子一弄起来,拿袖子捂住嘴。按恰罗匝瓦的译文“上师吩咐时,迅速言说遵命也”来理解,虽然在现今的某些地方有这种传统,但感觉前面的译文更为适宜。《金刚藏庄严续》中云:“是故上师之面前,当如新媳般羞涩,咳嗽发笑吐痰等,应当以手捂住口,温文尔雅而言说。”又云:“无论奉行任何事,抑或恭听佛法时,为能牢记而合掌,一直不松站起时,背莫朝师能见处。”离开时,背部不能朝向上师能看见的地方。

这里面有几个地方,就是上师交待我们,我们在上师面前,“上师,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的吗?”恭恭敬敬的,上师如果有什么事情,我们就说:“上师,好的,我马上去办。”要恭敬。在恭敬上师的过程中,有时候上师会开玩笑,说这些话你要笑的话,包括咳嗽,一定要用手捂住口。打哈欠什么的,这些都要注意,这个“等”里面也说了,打哈欠这些不庄严,应当以手捂口。有的时候打哈欠是因为我们累了,有时候听法的时候会有这个打哈欠的现象,这时候应该以手捂住口,把嘴捂上。平常上师在讲法的时候或什么时候,我们会疲劳,头不由自主地会昏沉地“点头”了,就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上面说的,我们应该遮止的几种行为,其中就有这个“内收”,内收过度了以后就会昏沉了。

说起昏沉、“点头”瞌睡这个,我给师兄们讲一下。那年上师给我们传法,上师晚上讲法都讲到11点多,讲到那时候,因为修法非常辛苦,很多师兄就疲劳了,一个劲儿地“点头”,上师就说:“上师在讲大圆满,你们就一个劲儿地点着头,大圆满好!大圆满好!”我们知道,这又是上师慈悲。我们知道,上师讲法的时候,特别讲大圆满的时候,你都不能够集中精神,反而在打瞌睡,这是有非常大过患的,但是上师又给我们把这个过患给转过来了,说我们点头是说大圆满好,上师一面这样讲一面学着“点头”的时候,把我们都逗笑了,也把我们的瞌睡、疲劳驱除了。

这是我们依教奉行的时候,要断除我慢,上师嘱咐我们干什么的时候,我们要这样的恭恭敬敬的。

下面的颂词是恭听佛法等时断除我慢。时间到了,我把这个颂词先给念了,我们下节课再接着讲:

上师之前调柔住,衣等仪表当整洁,双膝跪地手合掌,欲闻法等祈三遍。

颂词就讲到这,我们回向。

回向盖瓦地叶纽度大玛哈故如珠久泥卓瓦吉江玛绿巴代叶沙拉共巴休谢瓦公度阳达喇嘛当,哲昧确吉巴拉龙觉内萨当兰吉云灯热左代,多杰强吉果彭纽托秀图登则贝坚吉龙钦巴,谢竹登贝昂达吉美林丛麦拉米邓巴色梯巴,谢竹梯松共悲增久吉上师驻世祈请颂嗡索迪录麦效泥嘉措图幸吉邓竹共波真清确吉杰吉美图登嘉措巴桑波效白邓今泽陈共恰秀行道清净忆念南扎热松拉啊曲古昂古但益西若巴江来巴索桑南觉钦波酿来拉耶美吐吉梯来若吉学百字明忏嗡班扎萨埵萨玛雅玛奴巴拉雅班匝萨埵底诺巴地察之卓美巴哇苏多卡哟美巴哇苏波卡哟美巴哇阿努Ra多美巴哇沙瓦悉地玛美扎牙匝沙瓦嘎玛苏匝美兹当希日牙古如吽哈哈哈哈伙巴嘎温沙瓦达他嘎班匝玛美木扎班孜巴哇玛哈撒玛呀萨埵阿吽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angcaoa.com/xzjb/45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吉祥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