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第十四小学于五月七、八日开展了一次游园活动,其目的为了让学生真正能真正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并借助游园的活动了解公园内的文化景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在游园过程中提高集体意识、安全意识和各种公共外出所遵循的规则意识。
认识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此次参加活动的是一、二年级全体师生及教务处所有人员,活动分为两天进行,7日上午8点,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向美丽的瑞丰公园出发。路途中教师讲解了出行规则及安全教育。
一进公园,一股清新的空气夹杂着花香扑鼻而来,婆娑的柳树,扭动柔美的身姿。负责讲解的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公园内的吉祥草、鸡树条、红瑞木、百花马兰、鸢尾草、红王子锦带花------等植物让学生对于自然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讲解教师也教育孩子们要珍惜花草、爱护环境。
感悟浓重文化培养热爱家乡情感本次游园活动,主要是参观公园内七组精雕细琢的文化雕塑,因为这些艺术作品中蕴含着廊坊悠久历史文化,从而唤醒孩子们对历史的回忆与地域文化自豪感。讲解老师引导学生依次来到每座塑像前进行解说,同学们一边认真听、一边观察塑像,用纯真的双眼感受知识的美妙……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是中华传统蒙学经典。全文都是三字成一句话,教导我们在生活中要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姐妹团结友爱,与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日常生活中要讲信用,遇见优秀的人要向他学习。
雕塑史前遗存,标志着我们安次有着久远的历史。正面为新石器时代刀耕火种的石刻浮雕,背面为北旺遗址文字介绍与地图、文物图列。
安次在元朝时名为“东安”,在年又改回“安次”,安次古八景展现了古安次的美丽景色,分别为双阁凌云、遥峰夕照、谯门晓钟、灵应飞塔、永定潮声、长堤秋月、北野烟林、土楼晴雪。
展翅欲飞的白鹭,不禁让人想起诗人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盘腿坐在石头上的钓鱼老者,他双目凝视湖面,面露喜悦的表情,表现了一幅风轻云淡、闲情逸致的自然野趣。
第什里风筝是安次重要的非遗项目。民间老艺人正聚精会神手绘燕子风筝的场景,手拿老鹰、金鱼风筝的两个孩子正认真的旁观,象征着传统的技艺在下一代的心里生根发芽。
剪春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廊坊地区的传统民俗,以前我们学习过在春节时候人们通过剪窗花来祈福,表达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所以窗花也叫做春花。雕塑表现了一对剪纸、贴春花的祖孙二人形象,展现了普通百姓家庭祥和幸福的生活情景。
漫步在优美的园林中,孩子们聆听老师对廊坊历史的讲解,脸上洋溢着按耐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培养集体意识遵守公共规则此次活动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游园前通过会议形式,精心部署活动各项安排,严格要求教师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对教务处人员分两组进行跟班指导,对教师进行跟班分配,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圆满开展。
老师耐心的讲解着公共场所游玩的规则,孩子们细心倾听并深深记在脑海里……看到“请勿戏水”“水深危险”的标志不能靠近水边,不乱扔垃圾,不践踏小草,不破坏公物;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到不离队、不乱跑,时刻遵守游园规则。而且,提高了孩子们团结合作意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这堂别开生面的游园课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使他们在认识大自然的同时,懂得了如何爱护大自然;在了解景观文化知识的同时,铭记了廊坊的悠久历史……
廊坊市第十四小学教务处
年5月10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