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收藏,入门非常重要。要有一些懂行式的朋友带带就更好了。先搞懂这个行业的若干江湖术语、一些行话。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行话,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行业尤甚,收藏界便是如此。既然是玩,免不了会玩出些名堂来。玩到寝食难安、难舍难分是常事。
苏东坡说:“吾薄宝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就是这个意思。玩是要花费心思的,这种心智的花费应该是平心静气,气定神闲的。
像“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哎呀,捡漏不好意思了”“怎么又黄了”“走眼了呗”之类的语句,都是行话、切口。行话、间隐语的兴起,始于各种社会秘密集团和行业组织。这些集团组织出于保守集团秘密,维护行业利益起见,创制了具有各自特点的内部语言,即行话,俗称切(读四声、下音)口。
1、玉和玉石的不同:玉,是指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所言的硬玉(翡翠)和软玉(和阗玉)。我们的基本概念中,玉专指新疆和田的玉,包括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碧玉,以及缅甸的翠玉,除此之外都叫作玉石。从硬度上讲,硬度6以上的叫玉,6以下的叫玉石,如岫岩玉、兰田玉、汉白玉、南阳玉和新开采的京白玉、京黄玉等都叫玉石。玉和若干玉石都曾被当作玉使用,因此古玉包括玉和玉石,但是新作的玉石制品不可称为玉或古玉,应称为玉石制品或工艺品。很多玉石制品用来仿古玉,甚至加以染色,薰烤后以假乱真。玉因硬度高,因此敲击时声长清脆有若钢铁,玉石则低沉有若击木。
2、开门: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一般形容那些没有异议的、一看便知的真品。也有呼作“大开门”的,那就更富江湖气了。
3、玩:内行人称收藏者为“玩”,初次见面问“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4、交学费:指买入赝品所花费的冤枉钱。
5、钓鱼:一些精明摊主的销售手段。把镇店之宝故意置露在外面不出售,为的只是吸引买家买入其他货品(展品)。
6、捡漏:是指以较低的价格,慧眼识宝,买进了“大开门”的收藏品。卖主看假、但古玩是真货,被人买走,对买主来讲叫“拣漏”。
7、绷价:在市场上坚持要高价,从字面上即可理解。一般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想卖个好价钱,二可能是想吓走顾客。
8、俏货:物美价廉的藏品,购买俏货须凭自己的眼力。
9、新货:不管什么藏品,总有好赖,甚至有赝品。这时候,业内人会说“这个东西有点新”,给摊主留点面子。
10、品相:就其品而言,品相越好,价格相对越高。
11、虫儿:通俗地说,就是压箱子底的藏品,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一屋子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或说,对一个行业十分熟悉,能钻各种空子的人。
12、走眼(吃水):指用较高的价钱买了不值得的藏品或买了赝品。
13、掌眼:初涉收藏领域,不知如何入门,拜个师傅多多指教,师傅便为你“掌眼”。
14、打眼:假古玩被人当作真品卖走,对买主来讲叫“打眼”。
15、假水口:被剖开过重新粘合在一起的。厚道的商家,被发现是“假水口”要全部退还给买家资金。
16、(刀)工:是玉雕业的行话,系指玉器的选料、设计是否合理,布局是否适当,雕刻的精度如何。刀工的好坏,即工艺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玉件价值的关键。“玉不琢,不成器”,“三分原料,七分工”。足见工的重要!
17、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用来玉石的石粉,硬度高于玉,如——金刚砂、石英、柘榴石等称为“解玉砂”。
18、制玉(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不叫雕玉):“玉不琢不成器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道出了琢玉的真谛。事实上,巧夺天工的玉器,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柘榴石等“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所以,用行话来说,制玉不叫雕玉,而称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琢玉的技巧是高超的,而治玉工具却是简陋的。
19、“和田的玉,扬州的工”:行话——“上下五千年,唯有玉作缘”,看来,扬州的工是有历史渊源的哟。
20、包浆——老物件表面因长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迹,因为有汗渍渗透和手掌的不断抚摸,木质表面会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
21、找(开)脸:要制作一尊完美的玉雕像。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原料中最无瑕无疵的地方做成面相,这又俗称“找脸”。
22、匀:在古玩行买东西不叫买叫匀,有种“忍痛割爱”的意味。“这把件您能匀给我吗?”意为“能将这把件卖给我吗?”
23、让:古玩行卖东西不叫卖,叫让。“这件牌子就让给您吧。”或“这件扳指您能让给我吗?”
24、拿了:交易用语,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玩意我拿了。”
25、上货:市场交易用语,意玉商从低一级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藏品。
26、压堂:镇店之宝。
27、吃:做某项生意的叫“吃”XX的。“我是吃原石的。”意思就是“我是做子料原石生意的”。
28、收起来:委婉的、回绝时使用的、交易用语,投资者决定不要某玉器,而请卖主将藏品收回去。“这件玉璧请您了收起来吧。”
29、抓:从低一级市场或者其他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藏品。“哥们刚刚抓了一件貔貅。”
30、拦一道:抬高竞争对手买入藏品的价位,或者抢先买入藏品。
31、断代:鉴别一件古玉,除对其材料质地进行鉴别外,还要对它的制造年代进行鉴别——断代,断代难度极大。
32、沁:在行话中,人们称黄色沁为土沁,白色为水沁,绿色为铜沁,紫红色为血沁,黑色为水银沁。《玉纪补》中说:“西土者,燥土也;南土者,湿土也。燥土之斑干结,湿土之斑润溽;干结者色易鲜明,润溽者色终黯淡。土斑而有瘢痕者,沙土物也;无土斑而有瘢痕者,水坑物也。西北亦有湿土,东南亦有燥土。近水则湿,远水则燥母。”文中的“西土”指陕、甘、川、晋,南土指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一般说来,西土玉土沁较重,南方玉水沁较重。前面提到玉人土后颜色的变化又如何呢?《玉纪》说:“凡玉人土年久则地中水银沁人玉理,相邻之松香石灰以及各物有色者皆随之浸淫于中,如下染缸,遇红即沾红色,遇绿即沾绿色,故人主重出之玉无有不沾染颜色者。若无水银沁人,虽邻入颜色亦不能人玉中也。有受黄土沁者其色黄,名目酣黄;有受靛青沁者其色蓝,名日封青;有受石灰沁者其色红,名曰孩儿面;有受水银沁者其色黑,名目纯漆黑;有受血沁者其色赤,名目枣皮红;有受铜沁者其色绿,名曰鹦哥绿。此外杂色甚多,有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总名之日十三彩。”
33、分:元。
34、角:10元。
35、块:元。
36、一个数(一桶水):1万元。
37、数字口:讨价还价时展开争论,外行人您就是聆听良久,一句也别想听懂。古董业,一为由,二为申,三为人,四为工,五为大,六为王,七为主,八为井,九为羊,十为非;裱画业,一为意,二为排,三为昌,四为肃,五为为,六为龙,七为细,八为对,九为欠,十为平;贩玉器,一为旦,二为竺,三为清,四为罢,五为语,六为交,七为皂,八为未,九为丸,十为章;金银业,一为口,二为介,三为春,四为比,五为正,六为位,七为化,八为利,九为文,十为成。
38、老坑和新坑:实际上是按人们发现,开采玉石的先后年份来分的,按着地质学观点看,它们在地下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相同的。行家从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老坑”中的玉质较好,这是事实。
39、窜货场:这是古玩行业同业公会为其会员商户设置的行内古玩交易场所。行内人议价习惯用“袖内拉手”方式讨价还价,有利保持机密。
40、封货:对价值较高的古玩采用“封货”方法,即密封投标,当众折封,出价高者中标。若遇标价相同,则采用抽签方式决定归属。
41、掏货:窜货场内,未经当众将货摆出便私自背后议价,将货买走,即为“掏货”。窜货场内不准掏货,违者轻则罚款,重则不准再次入场窜货。
42、伙货: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伙买卖古玩。买时一般大家都过目,但也有的不看货,声明一下“伙货”即可。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43、搂货:古玩行商户可以相互将对方的货拿走代为销售,即为“搂货”。无论古玩价值高低,凡同行认识的人拿走,不用写收条,立一字据即可。近百年来行内人士没有发生“搂货”不认账、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种行业的传统规矩。
44、礼货:解放前官场上相互馈赠的古董文玩。其货一般,但装裱、包装精美。
45、撂跤货:即真、假未定的货。出售时也不标明其真伪。
46、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会做生意,但无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给收藏家,也可卖给同行。这种经营古玩的人及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47、拉纤:甲要买古玩,乙要卖古玩,中间有人联络、说合,此人即称为“拉纤”的。成交后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买方出3%,卖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48、砸浆:古玩铺徒弟、伙计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或没看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公会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话称之为“砸浆”。
49、赌(石):司马迁笔下的那位“赌玉大师”卞和要抱着“和氏璧”痛哭——“神仙难断寸玉”。“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以其“赌”性浓烈、刺激性强、风险大而利润高,吸引着八方玉商参与下“注”。买家如果懂行、眼力好、运气佳,购得上品,瞬间就能成为“暴发户”;相反,如果货看走了眼或时运不佳,将会血本亏尽,倾家荡产。“不怕大裂怕小绺”,“宁赌色不赌绺”。赌石就如赌命,北京还有一家“赌石俱乐部”。
50、素活儿:《礼记》云:“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事实上,有些高档的玉器是以“素”身的形式,来表现其自然本质的。例如搬指、翎管、平安无事牌之类都属于“素活”。如果雕有花纹图案,其美丽的花纹之下必有跷蹊。故而业内流传有“无绺不遮花”的说法。现代的翡翠制品中同样如此。
51、相玉:琢玉工艺过程之一。从一块璞玉,到做成一件玉器,首先就是进行“相玉”设计。“相”即是“看”,看后琢磨思考,以判断玉石的内在质量,和外形的优劣,而后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
52、划活:琢玉工艺过程之一。就是根据所构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用笔墨线条,把它形象地划(画)出来。“划活”,在琢玉工艺中是关键的一环。
53、琢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就是指玉器的具体制作。制作玉器行话称“琢磨”。因为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它与雕刻的“刀子活”截然有别。玉石琢磨,是一种十分谨严的技艺,高手琢磨的玉件,能达到“小中见大”、“以轻显重”的艺术效果。
54、碾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也叫“光亮”、“抛光”。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铊子,将玉件琢磨的粗糙部位,碾磨平整。并通过应用氧化铬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使玉件显露出玉材光洁、温润和晶莹的本质。玉雕业的行话讲,“七分采,三分磨”,打磨是南派玉雕的专长。
55、双钩碾法:汉代琢玉著名技法。在记载玉的文献中,说它的刻纹细如游丝,像头发,宛转流动,没有一点滞迹。和出土的汉代精美玉器相引证,古文献上的这些说法是可靠的。
56、“两明造”透玉雕:“两明造”技巧,在清代中期出现,在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等建筑中有较多的应用。两明造透玉雕,是在一块扁平(或稍凸)的玉片上,正反两面透雕出两层各不相同的纹样,两层中间完全透开,以四周边缘相连为一整体。纹饰镂空,正反相错,互相掩映,巧妙奇特。难度较大,作工精细。
57、金错玉器:利用传统的金错工艺技术,在制成的玉器上碾成细线纹饰,然后嵌以金丝或银丝。玉器须经过磨错。俗称“嵌金”,实为“金错”。我国古代以“雕玉”、“镂金”为最精细的手工艺,根据东汉李尤和三国如淳的说法,“黄文错镂”和“金镂”也是金错的别称,所以金错又可称为镂金。金错玉器是雕玉和镂金的结合,是金错工艺的又一发展。金错玉器在北京和苏州的玉器业中都有生产。
58、软玉法:使玉石变软之法。玉石坚硬,不易雕刻,可用荸荠数枚与木通入水煮玉一昼夜,再用明矾三厘、蟾酥三厘涂刻处,炙干,再涂,药尽为止。
59、软晶法:使水晶变软之法。水晶坚硬,不易雕刻,可用吉祥草同煮,视熟,即可刻。但只可用铜、铁器煮,不宜用砂器。用此法软玉亦可。
60、古玩行业一些常见和普遍应用的行规:古玩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它根据本行业的经营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行规。由于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针对那些文人墨客以及有身份、有地位、有经济实力、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各界人士,因而与其它行业有不同的经营理念。
一、没有退货的规矩。古玩行业是凭借知识和眼力的行业,懂得的人、内行的人才会买,既然懂古玩,买真买假一般说没有退货的规矩。它包括很多复杂的原因。例如古董,基本没有价格行情标准,在交易过程中双方要经过历史、文化、鉴赏观点、识别能力等综合知识的较量之后自愿成交。同时由于对售后的伤残损毁无法有效界定双方责任,因而更看重的是买卖双方经过长期接触交流产生的友情和信任,所以在交易中或交易后能做到相互友好协商。
二、交易忌围观。当商店有顾客并与店主交易时,其它人应该暂时回避。这样做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存在价格、商品等方面的保密性,特别是内行顾客,无论价格高低商品真伪,一般均会向其他人保密。
三、没有诈骗之说。凡是买卖古董的必定是行家,行家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眼力,而古董的真与假、年代和品位等方面又极其复杂,理解和认识、观点和结论都各有不同,是行家们共同论证及考证研究的项目。并且又与行情、价位和市场买卖流通交错在一起,不具备极强的专业素质和识别眼力就不可能征集到好、少、精、奇、绝的古玩艺术品,况且有些古董连卖家都研究不透。实际上买卖古董是买卖双方知识领域方面的较量,也许卖家卖漏了,也许买家买假了买错了,只能各自总结经验教训,它与欺诈行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所谓古玩行一般人不敢涉足,难就难在真假上,对外行人来说无法理解古玩业的内涵。
四、不能争买争卖。如果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买家拿到手中的商品与卖家讨价还价时,而第三者也想看想买,这时不能向买方手中索取,只有在不成交后买家把商品放下以后,第三者才有权再拿到手中审视并与卖家交易。而前者既然已经放弃便无权再进行交易。
五、索赔要实事求是。如果买家损坏商品必须赔偿,卖方不能为此故意提高商品价格。赔偿金额要按买价的基本行情价格互相友好协商。
六、同行业忌妄评。如果买方购买某商店的商品以后,其它商店及商家不应该对其真假好坏及价位等进行任何不利于商家的评价。这不但是商业领域的职业道德,更是古董业必须懂得的职业道德。
七、严格的保密性。历史上古玩业在商品、价位、真伪方面以及商家之间的各种信息是相互保密的,即使得到了某些信息也仅是心知肚明,从不扩散或外传,更不能有意贬损对方。
八、外行的界定。无论专家、行家高手,还是收藏家、爱好者,凡不与内行打交道、不懂行内的基本行话与行规者都视为外行。凡是不经过市场运作,不进行市场流通和交易者,不但不能掌握识别真伪的本领,而且无法在专业研讨和交流中进行沟通。
九、委托交易较灵活。委托中间人销售商品,如果被委托人不愿买卖双方见面,卖方可拟定销售商品的最低价位,委托人从中赚钱多寡均应不予干涉;如果买卖双方经中间人允许直接交易,成交后各付中间人10%费用。
十、合作互惠共担风险。商家之间关系较好,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其中一人买到的货物,另一方看好,可以进行合股加棒,并共同制定销售价位,商品被售出以后双方各得成本与利润的50%。无论商品真伪或滞销,其责任双方承担,也不能单方面毁约。
十一、看重良好的口碑。古玩行业十分重视口碑,如果某商家讲信用,为人正派,办事公正,有知识有眼力,被视为人缘好,行内均愿与其打交道。如果为人不好,终归会在行内被逐渐疏远冷落,不但知识眼力得不到提高,而且与其做生意的人也将越来越少。
-----------------------关于我们-------------------------
白玉世家秉承“君子如玉,诚信是金”的信条,三代勤恳用心经营白玉世家品牌。欢迎玉友来我店做客,愿广交友、共进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angcaoa.com/gjls/4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