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文章节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文昌帝君阴骘文》开示录音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
这是修心的第一个增上缘,也是我们最初修行,最初入手的方便。远离恶人,亲近善人,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弟子规》上讲,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就是这句话的意思,亲近善人,身心德行提升,如果亲近恶人,灾殃可能就在眼前。《吉祥经》云: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所以特别强调要远离恶友亲近善友,犹如依于旃檀树的藤条,久而久之,也会变得高高耸立香味扑鼻。如同被烂鱼等肮脏物所染的纯净吉祥草,也会变得污秽不堪。
同样我们发觉到依止正士的利益,与依止恶人的过患后,应当依止善知识。《毗奈耶经》中云:“藤依萨拉树,依正士复燃,为妙功德饰”。又云:“人前吉祥草,若为腐鱼染,不久吉祥草,亦成如是腐。故依非正士,结果亦复燃。”
常须隐恶扬善
见到被人有恶,我们要能够隐藏,见到别人有善有德,我们要知道赞扬,要知道随喜,我们要存这个心。君子隐恶扬善,是天下之人物,共包涵于化育之中。以善济善,而天下之善扬。以善化恶,而天下之恶意隐。隐恶并非是不治恶,而是治恶却少让民众见其恶,因多见恶则见怪不怪。习惯成自然,扬善只是让民众多见其顺应人类自然本性的简朴行为,多见其人性中慈一面,长此以往,人们则视善行为自然。故圣人志士乃是正本清源,是风俗归于淳朴。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在《自知录》中说道:“扬人善,一事为一善。隐人恶,一事为一善。见传播人恶者,劝而止之为五善。隐人善,一事为一过,扬人过,一事为一过。有言则而举恶者,非过;为除害救人而举恶者,非过”。
不可口是心非
心地要正直,这个也是讲存心。
剪碍道之荆榛,
除当途之瓦石。
这一句是让我们常常有帮助人的念头,见到路上有挡道的荆棘杂草,把它剪除掉。路上有瓦石,可能会绊倒行人,我们要把它捡开,放到不碍事的地方。这些事情,虽然在事项上都是小善,古人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长存利益众生的心,这就有无量的功德。
修数百年崎岖之路,
造千万人来往之桥。
修路补路造桥,方便人们往来出行,更深层的意思,是要我们架起跟古圣先贤往来的桥梁。我们要去修建跟古圣先贤往来的桥梁,架起这个桥梁,让社会大众一起共修圣贤之道。我们讲解弘扬古圣先贤的典籍,提倡深信因果,提倡孝道,提倡尊师重道,提倡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这些都是修建跟古圣先贤往来的桥梁。
垂训以格人非
这是说留下圣贤的教诲,帮助后人改过自新。周安士先生这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就是最好的圣贤教诲。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奇书,善书,可以革除我们的过失,帮助我们断恶修善,这是大慈大悲,这属于法布施。我们讲解推广弘扬圣贤的典籍,就是学习垂训以格人非。《礼记》云: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治国安民第一要务就是推行道德教化,可见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