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的人有的逢庙就进,见佛就拜。其实真正的佛不在寺庙里,佛是尽虚空遍法界,可以说佛无处不在。释迦牟尼佛为了成佛渡众生,悉达多放弃了王子的地位,抛弃了人间的荣华富贵。一个人到苦行林去修行,跟过很多人修行,甚至修到非想非非想处。但是悉达多认为不是究竟,所以开始了雪山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麦,瘦得皮包骨头。悉达多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修行,最后他也明白了这不是心中追求的道。悉达多在泥连河洗净身体,随后接受了牧女的供养。
悉达多太子喝完乳糜以后元气恢复,感觉神轻气爽。于是他终于明白了,乐行容易使人堕落;而一味的苦不但不能解脱,而且易损容易坏身体。未解脱之前要很好地保护身体,才能修行开悟。既是开悟解脱了,为了度化众生更需要保护好身体。于是悉达多放弃了苦修,而后,悉达多到了一棵大菩提树下,铺设吉祥草,发誓如若不能大彻大悟,即使此身血肉干枯,仅剩骷皮筋骨,若不证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终身不起此坐。冥想了七天七夜,于腊月初八黎明,抬头看到了启明星刹那间,豁然开朗,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开始了长达49年的讲经说法,渡化了很多众生。所以有释迦牟尼佛的讲经说法,和佛弟子整理记录的佛经,我们才有缘读到各种经书,才有了修行解脱的希望,我首先要拜本师释迦牟尼佛。
除了本师释迦牟尼佛要拜外,还有一尊佛是常拜常念的,就是阿弥陀佛。善导大师教给我们,身专礼阿弥陀佛,我们每天拜佛就拜阿弥陀佛;口专称阿弥陀佛,口里头念念念阿弥陀佛;心里头专想阿弥陀佛,三业专修。大师说一百个人修一百个人往生,一千个人修一千个人往生,一个都不会漏掉的,万修万人去。认定了,皈依佛,阿弥陀佛。
我们每天拜佛,拜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每天要拜佛,何况拜佛对于健康长寿有一定的好处。世间人实在讲他不懂得养生之道,所以他的衰老、死亡、疾病都多,而且快速,他不懂得养生之道。人是身心,佛法讲的色心集合的一个体,心要清净,身要动。身是机器,不动就生锈了,就不起作用了。身要动,心要不动。现在人,他的身要不动,要很舒服,心在那里动,恰好颠倒,那他的问题就严重了,什么怪病都会生出来。
很久以前,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和阿弥陀佛的前世,分别是两个国家的国王,他们关系很好,共勉修行善法,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就说将来成佛,要到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去度众生。而阿弥陀佛的前世说将来成佛,要构建一个无比洁净的净土摄受众生。同时阿弥陀佛的前世说,你可以把娑婆世界的众生介绍到我这净土来修行。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渡众生,经历五戒的思惟成就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是最适合修行的地方。
在《阿弥陀经》中,佛向当机者舍利弗,陈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无尽的庄严,来启发大众的信心。信心建立之后,就劝与会大众应求往生以发愿,再开示执持名号以立行。尤其谈到这个愿的重要性——具足信愿,一定往生。所以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所以要听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话。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言: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念一句“阿弥陀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罗汉一切经咒。
如果靠自力修行成佛,释迦牟尼佛说过,一个普通人也就是凡夫从初发心到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而且成佛后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来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时间是很长的,长的无法计算。菩萨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长时间,此中第一大阿僧祇大劫,是以修信心为主,满十信阶位,修到现证空性。第二大阿僧祇大劫,已转凡成圣,为地前菩萨,修到七地清净无相的境界。第三大阿僧祇大劫,进入八地「不动地」无相无得,无证无悟,成无生法忍,尽断三界惑已,才能位居补处。
而具足信愿念佛,往生到西方净土,起点是阿惟越致菩萨,等同于八地菩萨才圆证的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的不退转菩萨,而且是一生成佛。永久解脱生死六道轮回之苦,靠的就是自力念佛和阿弥陀佛的佛力感应道交,所以念佛是成佛的捷径,并且广渡众生,同时念佛也是释迦牟尼佛大力推荐的。遇到了要好好珍惜,往生西方净土的关键就是深信切愿念佛。也要劝自己的父母念佛实为大孝,同时也要劝身边的人念佛,实为功德无量。
点击下方链接免费结缘:
这些人必须随身携带护身符,才能消灾免难,健康长寿!
往期回顾:
你知道“经中之王”《法华经》的魅力在哪吗?
《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看看大师怎么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