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日常生活中经常见的木门,家具上的雕花,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丰富含义。
1.莨苕叶
莨苕叶形态坚韧,在古罗马时期被广泛地运用在家具雕花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地与生命抗争,鼓舞着人们要坚强地面对生命起伏。
2.风铃草
风铃草又名钟花,原产南欧。株形粗壮,花朵钟状似风铃,花色明丽素雅,在欧洲十分盛行,是春末夏初小庭园中常见的草本花卉,常以它表达健康、温柔的爱。
3.凤尾花
凤尾花,又名凤尾草,是一种蕨类植物。姿态婀娜,通常象征着积极向上。人们常常用来送人,借以祝福他们生活积极,乐观开朗。
4.梅兰竹菊
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
在中式家具中比较常见,尤其是书香世家,喜好雕刻上传统的四君子,来显示自己的高风亮节。
6.回形纹
回形纹以纹样如“回”而得名,线条作方折形卷曲。回形纹是由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演化而来一种几何纹样,寓意吉祥,常被作为器物的边饰出现。
7.龙纹
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文化意识。关于龙的传说,有文字记载的也有千年历史,几乎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龙的模糊集合过程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即长角、尖耳、兽足,之后不同时期受国体盛衰影响,不断加减、演变,略有差异。龙纹的演绎也饱含了古人的智慧和民族文化底蕴,亦不乏帝王君主意识,特别是元、明、清三代的龙纹,时代特征分明,总体而言外观可概括为元秀、明狞、清庄。
8.祥云
和龙一样,都是古人对于美好的企盼。古代君王的龙袍上,除了龙,也有祥云相伴。所以,在古人眼里,祥云不仅是吉祥的象征,也是身份尊贵的象征,预示着美好,富贵。
9.牡丹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以牡丹花为主题。自唐代以来,牡丹颇受世人喜爱,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故成为家具、瓷器上的流行花样。
10.拐子纹
“拐子龙纹”,又称“拐子纹”,起源于草龙纹,实质是龙纹的一种。其实,拐子龙纹是变体的龙纹,高度简化的龙头,而龙身为回纹与卷草纹的结合体,这种式样是最常见的拐子龙纹。线条横竖分明的回纹与弯曲翻转的卷草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拐子龙纹增添了几分柔和,避免了线条呆板僵硬,又恰当地凸显了纹饰的硬朗、挺拔,因此拐子龙纹是刚柔并济的图案纹饰。
11.圆雕
圆雕作品又称立体雕,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圆雕的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户内与户外的,架上的与大型城雕,着色的与非着色的等;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甚至于静物;材质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质、木质、金属、泥塑、纺织物、纸张、植物、橡胶等等。
12.透雕
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大体有两种:一是在浮雕的基础上,一般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为单面雕,有的为双面雕。一般有边框的称“镂空花板”。二是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形式,也称凹雕,镂空雕,或者浮雕。镂空核雕也属于透雕的一种。
13.浮雕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
浮雕艺术在世界上到处都有,从古埃及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庙和墓碑的雕塑,在中国的庙宇、洞窟和君王的陵墓也有许多浮雕艺术,著名的比如有昭陵六骏。埃及的“负”浮雕,浮雕的形象是沉入材料的平面里去的,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14.平刻
分为阴刻和阳刻。不论是哪种类型,平刻中,图案和雕饰件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也就是平刻名称的由来。
15.玫瑰花
在东方国家,玫瑰花的图案象征着浪漫的爱情。而在西方国家,玫瑰则象征着温柔和美丽。
16.橄榄枝
橄榄枝是油橄榄的树枝,象征和平。圣经故事中曾用橄榄枝作为大地复苏的标志,后来西方国家把它用作和平象征。
17.贝壳
从古希腊时开始,人们就把贝壳当做财富和幸运的象征。
18.罗马柱
实质上罗马柱即是人体美的象征,已经成为建筑学界的公论。其中的多立克柱式,更是鲜明地体现了男性的刚劲雄健。另外两种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则被分别视为端庄成年女性和优美少女的象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或者是生理上的矮子,或者是心理上的矮子,但是凭借身外之物,却可以增添和张扬个体的自信与强大。
每日分享报道
全屋实木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