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愿: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瞋痴心,住平等舍
我们看下一个颂词,释疑
此生修善且断恶,消灾佛事虽勤作,
然以昔积恶业力,不欲衰损反愈增,
有说因果非真实,有说三宝无力护。
实际岂是如此耶,行持善法之众生,
此生遭遇痛苦者,昔恶业熟而穷尽,
现世善果后世熟。因果谛实力所致,
往昔恶业速消除,此乃三宝之力也,
大福善趣临行时,经说痛苦如火燃。
有说他人虽造罪,幸福反至生邪见。
这是对因果法则、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怀疑做个答疑。颂词分成两个部分,现在看到的这段颂词是说为什么做善法没得到善果。下面还有一段颂词是说为什么作恶的人还能得到安乐。我们先看这段颂词。前三句是说众生的疑惑,后面四到七句是回答。倒数第二句大福善趣临行时,经说痛苦如火燃这是引用了一个教证,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不要生邪见。我们逐句大概解释一下。
有的人今生行持很多善法,并且断除了恶业,也经常做佛事,为什么还没有感受到安乐呢?有的人甚至还觉得越做佛事越不顺利呢?其实这都是因为往昔所造的恶业导致的,所以在今世虽然不想承受各种妙欲的衰败或者损减,不想承受这样的后果,反而依靠往昔恶业的力量,引出了更大的痛苦。有的人就会因此说因果不存在,或者说上师三宝没有加持力,有时候甚至说上师把我忘了。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实际情况就是往昔的恶业成熟了,所以行持善法的众生,在此生遭遇了各种痛苦。因为恶业成熟是有穷尽的,往昔的恶业成熟了,就可以让前世的恶业在今世全部感受完。那么现在所做的善业,在后世就会成熟善果,这是因果的谛实力所致,也就是因果真实不虚所致。我们往昔的恶业能够很快的消除,就是依靠三宝的力量。这里引了一个教证:大福者临趋善趣,痛苦犹如燃烈火,重罪者临堕地狱,福德犹如降大雨。前面半句的意思是说:有大善者感受了一个大痛苦,往往就是要成就的前兆。后面半句的意思是说:有大恶者在临堕入地狱之前,福报就像大雨一样来得又凶猛又多。对于这个深奥道理,我们要好好思维,不要生邪见。有的人虽然广行善法,但今生却遭受痛苦和厄运,这其实是好事,是以善法的力量,使往昔所造的恶业提前成熟了。以此我们现在所做的善法,必定会在后世成熟,为我们带来幸福安乐,这个就是因果的正见。
我们看下面的颂词:
彼者乃非善妙也,往昔少许之善果,
此生熟而悉穷尽,现世所积恶业果,
后世熟时不得脱,大恶地狱临行时,
经说福报如降雨,具髻国王历史等,
详知当阅佛经也。
为什么有的人做了那么多恶事,在现实中却还是感受善妙的果报?对于这样的现象某些人会有疑问,这个颂词就是对这个疑问的回答。很多人今世已经坏事做绝了,显现上却还是具有名声地位,还在享受各种妙欲,为什么他做坏事没报应呢?是不是没有因果法则呢?其实,恶人显现上正在享受善果,并不是什么好事,这是他往昔所造下的善业引发的善果。这个善果在今世成熟,并且马上就被享用光了,那么他一定会在来世感受今世所造的恶业,会引发以后的恶果。并且是摆脱不了的恶果。就想像上面颂词中引用的半句教证:重罪者临堕地狱,福德犹如降大雨。重罪者要临堕地狱之前,他的福报就像降大雨一样的猛烈,显现中特别的丰厚,就像临死之前的回光返照,接着马上就死了。上师也说到了具髻国王,显现中他是一个作恶者,却有很多福报降临。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具髻国王的这个公案:具髻国王继承了王位之后,把两个特别坏的人纳入朝中参与朝政,同时把很多具有正见的大臣排除在外,以非法治国。使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恶性循环,堕入了邪道。具髻国王的父亲在佛陀面前剃度出家了,并且已经获得了阿罗汉的果位。老国王看到儿子现在做了这么坏的事,就返回到城市中劝说他的儿子,并且要驱逐那些行非法的大臣。结果这些大臣从中挑拨,具髻国王把他的父亲杀了。因为他的父亲是阿罗汉,具髻国王就造了两重的五无间罪。有人就说:“他一定会感受恶果的。”但是第一天狂风四起,把一切砂石一扫而空,城市变得特别清洁。第二天降下了花雨,就是花雨满天的感觉。第三天降下了很多衣服和绫罗绸缎,第四天降下了银雨,第五天降下了金雨,第六天普降各种珍宝雨,到了第七天却降下了土雨,土和雨一起降下来,国王和这些特别坏的大臣想跑,结果谁都没跑掉,都被土雨埋葬了,并且死了之后又堕入了无间地狱。如果我们单纯看前六天的情况,就觉着他把证得阿罗汉果位的爸爸杀了,造下了两个无间罪,怎么天上又降花雨、又降金银珠宝、又降各种珍宝,让人感觉是不是杀了父亲、杀了阿罗汉并没有过失,而是有很大的福德呢?乍一看,是不是觉得因果颠倒了呢?但是到了第七天就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因果。这个公案突出了因果法则所具有的特性,就是不欺惑,恶果成熟的时候一定会来到的。同时还告诉我们因果法则有一个时间的限制,我们以前也学过,有今世成熟的顺现法受业,还有来世成熟的果,还有隔了多世以后成熟的果,不能只看到一个当下。俗话说:天欲灭之必先与之。意思就是:说天要灭你的时候,就先要给你点好东西,让你尝尝甜头,继续做恶,最后就把你灭了,因果法则一定是具有不欺惑性的。我们看到以上的公案,当再遇到显现中善没有善报恶没有恶报的时候,反而更要生起一个坚定的信解,那就是因果法则的一定是不欺惑的。不能只看到暂时的显现就轻易下结论。这样以后再看到某个人做了恶业,但过得还很快乐,看到很多人精进修行,还做了很多功德,结果却感受巨大痛苦,这时就不要怀疑是不是因果不存在,不要看到这样现象之后,去持一个颠倒的见解,这是不对的。要相信因果一定是不欺惑的。同样在遇到违缘的时候还要有一个正见,这正见是什么?要渡过难关。现在感受的果报,其实就是前世恶业的成熟,只不过现在造的善业还没有成熟。不能在造恶业的时候欢喜,现在感果了却觉得痛苦,觉得上师三宝没有顾念我,觉得上师的加持不在了,这是不对的。树立一个正见就是要坚持下来,要渡过难关,把以前的恶果都感受过了之后,善果马上就会现前了。还要生起一个定解,那就是不要随便评论别人造下口业。现在的人都喜欢八卦,比如八卦谁心情好、谁心情不好、谁破戒了谁没破戒、或者看到哪个大德:“他天天说自己大德,怎么临死的时候感受这么多痛苦?”评论这些也不好。尤其评论:“好人没好报啊,你千万不能当好人,那你看某某人,他都做了那么多好事,结果还感受这些恶果,我明天开始要做坏人。”这些都是不懂佛法的表现,也特别可怜,不能要做这样的人,因为因果是通三世的,不是凡夫人能去衡量的。龙树菩萨因为前世割草的时候杀了一个小虫子,后来被乐行国王的太子用吉祥草把头砍断了,示现圆寂。静命论师被马踢伤而圆寂了。还有近代一个大德,出车祸圆寂了。我们不能看到了这些就说:“这个人感受了这样的恶果,他一定不是大德。”不能通过这些显现的表象来评论他们是好是坏,然后造下了一个恶业,这是不对的。因果的法则特别奥妙,就像以前有个屠夫,他对国王说:“要过节了,宰杀旁生的事情都让我来做吧。”国王很奇怪呀:“这个杀生的事,一般人都不愿意去做啊,你怎么愿意做呢?”这屠夫说:“我前世就是以杀羊为生的穷人,杀羊之后,我就转生到四大天王天了,天寿享尽之后,又转生人间杀羊。之后又转生在天界,享受完天福之后我又堕到人间了,又杀羊,然后又转生天界,都已经转生六次了,那我今世还得再杀羊。”他以为是杀羊的福德让他转生天界的。国王觉得不可思议,就去问佛陀。佛陀说:“这个人的确是六次转生了天界,但是他转生天界的因,并不是因为在人间造了杀羊的业。而是因为以前有位佛陀出现的时候,他对佛陀做了极大的供养,并且观了很多的清净心,以这个福报才能六次转生到天界。但是今生结束之后,因为六世都杀羊的罪过,他一定会转生到地狱里的。他转生到人道后,获得的宿命通特别短暂,虽然今世转生为人,但是也只能看到这六世,不能看到以前的因果,反而觉得是杀羊得到了转生天人的果报。”看过这个公案之后,我们要知道因果是不虚妄的,只是我们的智慧缘取不到整个三世的因果。
看过这些公案,学了第二章业因果之后,我们要有一个正知正念,就是不要造业,因为造了业就一定会感果。也不要以为别人没看见,别人不知道就无所谓,或者以为做一点点小坏事没事吧,其实莫以恶小而为之,只要是没有对治法,我们做的极小的恶业,都会产生极大的恶果。
嗡嘛呢呗美吽舍万亿观音心咒共修
持诵利益
只要我们对观音菩萨有信心,所有世间和出世间的愿望,都可以圆满!华智仁波切也说:八万四千法的精华就是观音心咒。这次我们弘扬观音心咒,从数量上来说,至少有三万七千多亿以上的功德。
念修数量
每人至少念诵1亿遍观音心咒
共修时限
自发愿时日起10年内圆满(上根者6年,中根者8年,下根者最晚10年)
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angcaoa.com/ycjy/45490.html